中国软件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软件百科

软件百科

文末赠书关于读博、研究方法学习、以及如何面对困境(刀熊直播精华总结)

中国软件网2023-04-21软件百科手机透明软件
微耕门禁软件,手机透明软件,集群管理软件,文末赠书关于读博、研究方法学习、以及如何面对困境(刀熊直播精华总结),微耕门禁软件,手机透明软件,集群管理软件上个周末与学术志的宋义平老师做了一次关于入门实证研究的直播,以下是对该直播中主要

文末赠书关于读博、研究方法学习、以及如何面对困境(刀熊直播精华总结)

文末赠书关于读博、研究方法学习、以及如何面对困境(刀熊直播精华总结),

  微耕门禁软件,手机透明软件,集群管理软件上个周末与学术志的宋义平老师做了一次关于入门实证研究的直播,以下是对该直播中主要问答的文字版总结及补充,希望对大家有用。

  2017年我开始在知乎上写关于学术研究入门的文章,最初是想把自己痛苦的入门经历和读博经历记录下来,分享给有缘人,让其他人少走弯路。我个人在进入学术研究的过程中有不少个人挣扎和无意义的内耗,我希望总结有用的经验,让其他人少挣扎,少内耗。

  写作过程中逐渐收到了很多网友的反馈,让我得以修改、扩充、补充了很多内容,所以这本书的一大特点是融入了跟大家互动后的反馈和问答,力争言之有物,切实有用。

  因为最开始是在网上写作,这使得这本书的另一大特点是语言和风格比较易读——我希望以轻松、亲切的文风来讲切实有效的学术入门方法,因此书中融入了大量生活中的各种例子,我希望让大家看到学术研究不是一件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事情,而可以有用和有趣。

  起这个书名有两大原因,一是我个人对于“在工作中应该找到乐趣这件事”有一定的执念,我觉得不管你做什么,在工作中找到乐趣都是很重要的事,会让你变成幸福的人;二是感受到做研究的有趣,确实帮助我冲破了我在最初入门科研时的迷茫、困惑、挣扎。

  做研究的过程给人智识上极大的快感,跟聪明的学者一起合作,亲手设计研究、收集数据、验证结果的过程给人极大的成就感,对某一问题从懵懂到清晰的认知进阶给人极大的满足感——这些都能化作能量感,帮助学术新人成长和拔节。

  如果一个研究自己都不觉得有趣,那么就很难让读者觉得有趣,很难让审稿人觉得有趣,很难体现出对学术领域的贡献。因此我认为即便仅从发表的角度思考,觉得自己的研究是有趣的也还是非常重要的成功因素。

  对自己的研究不感兴趣,有可能是因为目前的研究问题真的不是你的菜,如果你做的东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办法激起你的兴趣,那么你可能真的需要寻找一个让你更有动力的研究问题。

  另外,多去跟那些对研究有热情、有兴趣、有干劲的学者合作,看看他们为什么对自己的研究感兴趣,他们为什么满怀激情,将对增加我们自己的研究兴趣很有帮助。人是环境的动物,让自己周围围绕热爱学术的人,你很难不爱上学术。

  学术新人不必急于“确定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而应该在打基础阶段去广泛了解各种不同的研究方法、了解最常见的研究方法的特点和用途,再慢慢根据自己的研究问题和课题特点,逐渐精通某几种研究方法。读博士时期就是打基础、扩大视野、了解不同研究方法的好时机。

  学者可以选择只做定量或定性的研究,但应该至少了解不同研究视角、不同知识论、方法论,这样对将来的研究会大有裨益。社会科学方法有如工具箱里的工具,重要的是在面临一个具体问题时掏出合适的工具,因此首先知道工具箱里有哪些工具,它们分别如何使用,非常重要。研究方法应该是以研究问题为导向的,因此多读文献、多接触不同的研究方法、多参加学术会议都会对找到适用于自己研究的方法有帮助。

  读博期间挣扎很多,内耗很多,比如第一年完全不适应博士课程也听不懂课,一度曾考虑过放弃读博。第二年忽然发现能听懂了,知道老师和同学在讨论什么了,开始觉得研究有趣了。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忽然就“开窍”了,只能解释为”量的积累带来了些许质的变化“。

  有时候你觉得自己没进展,你未必是真的没有进展,只是需要有耐心,别着急,继续做应该做的事。效果往往需要积累到一定程度才呈现。

  加入导师团队亲手做研究、体验从设计研究、数据分析、到论文成文的整个过程、多跟其他同学讨论和学习、多参加会议跟其他学者学习……这些都给了我很多帮助完成博士学习。

  我的博士论文写了两年半,题目是从跟导师一起合作的项目中衍生出来的。导师要求极为严格,从选题到答辩的每一个步骤都非常不易,过程艰辛而不乏痛苦。但如今想来,是这些严格的训练让我理解了什么是好研究。

  完成博士论文的一些经验:1)要保护自己写博士论文的时间,找到自己每日生理最佳时间,并在这个时间段坚持写博士论文,这样才能不被其他事情带跑偏;2)要管理好跟导师的关系,尽量快速有效地拿到导师的反馈,这样才能持续推进论文而不是搁置。“导师很忙”并不能成为我们论文进展缓慢或是学术能力不强的借口,我见过一些学术大牛反倒是因为导师很忙而早早地训练出了自己独立做研究的能力。

  实证研究中对数据的分析和呈现本身并不是意义,其最终意义在于对现有理论的推动。因此理论在实证研究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不容忽视。且这一点应该切实地体现在写实证论文文献综述、研究贡献等部分。我在新书中有数篇文章对此进行了展开。

  我身边只做理论研究的学者比较少见,大部分学者是以实证研究为主,但也会发表一些纯理论的论文。但理论研究本身是非常重要、非常有价值的,这一点无需质疑。做好理论研究也确实非常不易的。在我看来对实证研究的理解反倒可能帮助到做理论研究。

  无论你的数据来源和样本是哪里,要写出一篇有价值的实证论文都要考虑好”so what”(那又怎样?)的问题,并且清晰明了地在文中讨论出来,即你的数据结果到底意味着什么,有什么学术上的意义?是推翻了旧有认知,还是提出了新的思考框架?是证明了某个现有理论,还是扩展了验证该理论的样本或方法?……

  选题的时候应该花大力气思考,你的实证研究结果对更广泛的理论构建和现有知识能做出怎样的推进和贡献?你的选题是不是很多人都会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是不是关注了该领域内重要的问题?它有哪些启发和启示?……

  学术新人最常出现的问题是把论成了”data exercise”(对数据分析的练习),而不是在构建有意义的学术知识。有意义的学术贡献是指你的研究将该领域、该问题现有的认知向前推进了,是指你的论文体现出它的学术价值或实践价值,这种价值不只是讲了一个跟样本环境本身相关的故事,而是给理论和实践都带来很多的思考和启发。

  写作思路整理软件:Evernote, Workflowy, PowerPoint

  其实也不需要什么fancy的软件,对于做学术笔记、整理写作思路来说,Word, Excel, PPT就够用了。

  9. 新的研究方法层出不穷,有时会给人带来焦虑感,如何看待新的研究方法的学习?

  学习研究方法本身不是目的,如何有效地使用合适的方法去解决合适的问题才是。

  学没学某种新型研究方法不应该作为单一的绩效指标,没有谁能精通所有的研究方法,任何大牛也不能。做出优质的、有价值的研究才是重要目标。

  新型的研究方法,比如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s (计算社会科学),为更好地解决社科学者的研究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性,因此值得我们对它保持好奇心和关注。有一本书叫“Everybody Lies” () ,介绍了为什么人说的话不那么可信,但在网络上的搜索行为却提供了更可靠的预测数据,这本书对理解计算社会科学等利用社交媒体数据的方法提供了思路,推荐给大家。看完之后你会觉得,有更新的研究方法出现可真好。

  因此我觉得完全不必对层出不穷的新方法感到焦虑,但应该对新方法保持关注和好奇心,说不定它能更好的地帮你解决你的研究问题。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