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软件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中国软件

中国软件

央媒关注!鼓楼火了!

中国软件网2023-01-09中国软件合并音乐软件
微商软件大全,合并音乐软件,睡觉的软件,央媒关注!鼓楼火了!,微商软件大全,合并音乐软件,睡觉的软件在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到社区的长者食堂“约饭”、到长者学堂“共学”、相约投身于社区“共建”,成为近来不少鼓楼老人追赶的“新潮流”。

央媒关注!鼓楼火了!

央媒关注!鼓楼火了!,

  微商软件大全,合并音乐软件,睡觉的软件在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到社区的长者食堂“约饭”、到长者学堂“共学”、相约投身于社区“共建”,成为近来不少鼓楼老人追赶的“新潮流”。

  为了把贯彻《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落到实处,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聚焦“办得起、办得好、办得久”,启动关于建设“长者食堂·学堂”的一系列探索。今年,该区通过新建一批、提升一批,建成72家长者食堂·学堂,实现69个社区全覆盖,惠及全区60岁以上老人达13.5万人。

  中午时分,临近饭点,家住鼓楼区东街街道军门社区的陈淑英老人招呼着老邻居们下楼,步行几分钟,来到位于织缎巷的社区长者食堂用餐。配餐员细心周到地安排他们取餐就餐,几人享受着美食,相谈甚欢,上演了一出温馨的“老友记”。“菜品荤素搭配、营养健康,照顾老年人口味,这样暖胃暖心的长者食堂办得好啊!”她说。

  为老年人提供一餐一饭,乍看之下是件小事,鼓楼区却将“放管服”理念贯穿始终,不断汇聚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把“小事”办好、办优:选聘一批“食品安全专管员”,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推出“干部每日陪餐制度”,让老人就餐更有“家”的氛围;打造融长者食堂与预制菜生产、销售、加工一体的“社区店”新模式。吃得开心又放心,十元的午餐也能成就一段幸福“食光”。

  鼓楼区长者食堂为何能办出特色?“首先要立标准,要不断探索总结集餐饮、场地、学习于一体的建设标准、管理标准与考核标准。”鼓楼区委书记黄建新介绍说,“与此同时,我们还要优选场所,聚焦老年人居住的集中程度,让长者食堂的服务半径不超过700米。”

  以长者食堂为抓手,鼓楼区还创新打造“长者食堂·学堂”养老服务品牌,餐桌变课桌,不断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

  在温泉街道汤边社区的长者食堂·学堂,一场抖音教学课吸引了不少老人参加。“运镜”“推拉摇移”“垂直内容”,一个个新奇的词语没有“劝退”他们,反而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老师比我家人还耐心”,“今天回去就要注册一个抖音账号,网名我都想好了,就是我的微信名”。老人们意犹未尽,课后还围着老师请教。

  这间小屋常常上演“魔术”:饭点一过,撤下餐具,清洁桌面,食堂摇身一变成学堂,学习慢慢从乐趣变习惯。

  “上次我参加一堂书法课,写了一个‘寿’字,得到老师夸奖,还奖励我宣纸,别提有多开心了。”家住鼓东街道中山社区的陈珠妹老人,常常主动邀请姐妹们一起报名参加长者学堂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我也认识了不少新朋友,生活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了。”

  将学堂向线上延伸。引入老年大学资源,开设“空中课堂”。老年人扫码进入,指尖畅享养生、理财等精品课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受到更多老年人的欢迎。

  将学堂向社区延伸。不少社区立足于特色资源,拓展活动形式。位于闽越王城遗址所在地的中山社区,采用“室内课堂+户外研学”的教学模式,邀请冶山斈社社长陈元春带领老人们开展古迹游学活动。

  将学堂向儿童延伸。许多老年人要帮儿女照看小孩,没有时间参加活动,华大街道屏山社区针对这一情况,想方设法开展老少皆宜的活动,实现老少同乐。“刚刚过去的这个暑期,我们举办夏令营,服务好一老一小,也给双职工家庭减轻了很多负担。”屏山社区党委书记陈明凤说。

  以长者食堂·学堂为突破点,将老人们领进社区,引导他们参与社区事务,实现老年人老有所为的同时,也增强了社区凝聚力,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近日,屏山社区举办游园活动。一大早,韩燕琳老人就来到社区长者食堂·学堂帮忙和面,准备制作糕点的食材。她今年65岁,是屏山社区“微老志愿者服务队”的队员,一直积极投身于社区志愿服务工作。“我是被社区居委会年轻人的干劲感动的!他们晚上经常加班,对我们老年人也很热心,办了这么好的食堂和学堂,还购置设备为我们免费体检,让我们感受到温暖。”韩燕琳说道。疫情防控、人口普查、组织活动,韩燕琳只要有时间都会尽力参与。

  这天,家住中山社区的林瑞榕老人,突然看到一栋楼的水管爆裂,自来水不断涌出,马上想到小区正在进行景观改造,可以请施工人员帮忙解决这个问题。顾不上告诉社区工作人员,她忙前忙后协调好了修理水管的事。“阿姨在我们社区生活了50多年,一直是大家眼中热心肠的‘老大姐’。”中山社区党委书记黄斌拉着老人的手表示感谢。

  长者食堂·学堂建设硕果累累,鼓楼区的探索与实践仍在继续。“我们要坚持党政主导,并积极发挥市场主体作用。”黄建新表示,“同时继续完善提升四个方面工作:促进‘网格化’升级,构建城区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优化‘标准化’体系,完善提升三位一体的运营标准;落实‘精细化’服务,既提供食养又提供医养;发动‘社会化’参与,引导企业和机构积极参与。我们要进一步提升长者食堂·学堂的品质,共同守护最美夕阳红。”

  9月15日,2022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启动。本次活动周以“创新增动能、创业促就业”为主题,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同步开展,福建分会场系列活动在福州软件园举办。

  据悉,本次福建分会场紧扣“创新增动能、创业促就业”主题,突出四大吸睛亮点:

  一是重视生态发展。围绕科技创新与就业增长主题举办创新创业生态发展论坛,通过专家探讨发言,助推产业和企业构建生态。同时举办的普惠助企服务论坛等系列活动,将充分发挥各类型载体和平台的作用,涵养产业发展生态,激发区域活力;

  二是立足自主创新。通过举办鸿蒙开源技术发展论坛,汇聚产业基金、龙头企业、高校院所技术实力,积极助力企业自主创新,立足信创产业,融入自主创新生态;

  三是寻求专业贤才。依托数字人才招聘会、双创项目创业辅导专场对接会,打造数字人才高地,进一步引进各类数字人才,帮助各类人才实现高水平创业就业;

  四是鼓励创业精神。邀约优质创业者讲述创新创业故事,分享创业经验教训,让更多创客对创业和创新有更深刻的认识,激发本地青年创业新活力。

  当天下午,福建省创新创业生态发展论坛举办。与会的政产学研领域嘉宾围绕“新形势下如何更有效地推动科技创新,从而激发创业活力、带动就业增长”以及“如何打通内外要素、配置各方资源、促进跨界联动,培育和构建本土双创生态体系”两个核心话题开展讨论。省市相关职能部门领导与省内各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代表、创业服务机构、骨干企业等近百人汇聚一堂共话双创大计。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高级合伙人、副总经理王奋宇以《打造新经济引擎,推动高质量创业》为题,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六次创业潮”切入,围绕创业浪潮、高质量创业引擎、如何强动能、促就业等方面展开探讨。他提出支持高水平创新创业群体,打造新物种培育中心,寻找并培育伟大创业者、建立场景创新机制,打造创业发动机、找到创业新赛道新风口、构建精准服务体系,培育高能级创新创业生态、探索新治理体系等多条建议。

  福建蓝企鹅管家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许素花以《产业升级之全面IT化改变管理内核》为题介绍了蓝企鹅管家十二年探索,通过全面 IT 化管理,蓝企鹅实现了自我驱动、数据立点、平台搭建、模式定位四大突破,并实现创业带动就业。他认为IT技术可改变管理内核,最终实现产业升级,让创业、盈利不再难。

  中富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总工程师陈守用以《融合创新,打造企业新增长极》为题,讲述信息化市场面临的新发展挑战。他提出需通过新技术融合,做到“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才能在数字化时代企业拥有的各项新机会。

  本次创新创业生态发展论坛新增圆桌论坛环节,福州市软件园管理委员会主任黄瑞忠与五家知名企业高管就“新形势下如何更有效地推动科技创新,从而激发创业活力、带动就业增长”以及“如何打通内外要素、配置各方资源、促进跨界联动,培育和构建本土双创生态体系”两个话题开展讨论。

  黄瑞忠首先介绍了福州软件园科技创新发展现状。他指出,在推动科技创新上,福州软件园坚持做到“目标导向明确”“需求导向明确”“创新导向明确”三个明确,为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在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上,福州软件园着力做好“筑培育链条”“促产业集聚”“强要素保障”“搭对接平台”“重人才引育”五个方面,来培育和构建本土双创生态体系。

  福建滴咚共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 陈瑞娜从滴咚科技自身发展角度谈“新形势下如何更有效地推动科技创新,从而激发创业活力、带动就业增长。”主题,并认为科技创新能力对于企业发展来说很重要,甚至决定了企业能走多远能走多久。

  漳州新特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惠燕丽针对主题中的“新形势”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她认为:疫情经济下,企业效益受挫,创业动能下降,就业压力增大;国家重视科技创新,弘扬与发展“双创”精神和事业,推动与扶持大中专稳就业。

  海峡(晋江)伞业科技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丁敬堂提出应聚焦地方产业发展特点有效地推动科技创新,从而激发创业活力、带动就业增长。同时强化并推进“双创”平台建设,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提升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活力,有利于创造优质供给和扩大有效需求,对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具有重要意义。

  福州福大科技园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龚应章就“福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进一步集成高端科技创新资源,构建双创生态体系”做出了分享,讲述了福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双创走过的路、工作目标以及如何进行双创建设三个方面,同时建议完善与地方政府、产业园区、早期资本和大型企业的对接。

  福建博思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姚丽云认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必然的选择。“双创”需要打造相应的生态环境,建设“双创”生态体系,要以创业者为中心,打造企业间充分交流的平台,既要重视技术创新,又要重视商业模式创新。

  除启动仪式与福建省创新创业生态发展论坛外,创新创业载体成果展也于15日全天开展,福州新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等全省10个创新载体将携手中能道通物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10个创新创业优秀项目精彩亮相,项目涵盖软件信息、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新材料等高科技领域,现场展示福建省代表性创新载体的经验亮点和双创成果。

  近年来,贵州省黔西市在人口密集的社区开办“早教托育班”,对婴幼儿进行科学早教。图为黔西市莲城街道莲城社区的托育班中,孩子们在做操。周训超摄(影像中国)

  近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赴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塔木托格拉克镇托万克玉吉买村开展巡回医疗义诊服务,并免费发放药品。图为群众在接受义诊。包良廷摄(影像中国)

  近年来,福建省福州市依托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站、养老机构和爱心企业等,建设“长者食堂”助餐服务体系,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图为福州市鼓楼区洪山镇锦江社区,老年人在“长者食堂”吃午餐。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摄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办高校毕业生系列招聘活动,270家企业参与,提供1.28万个招聘岗位。图为招聘单位工作人员(右)向求职者介绍工作岗位。丁根厚摄(影像中国)

  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瑶族自治县地处桂西北喀斯特石山区。由于地理条件等因素,这里过去长期发展乏力。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全面完成和乡村振兴深入推进,当地经济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群众收入持续增长。图为巴马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新区。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十年来,我国就业质量显著提升,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300万人以上;2021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5万元,比2012年增长近八成;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9年;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住房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一个个民生亮点,一项项暖心成就,映衬出百姓幸福安康的新生活。

  十年来,我国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快形成,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美好画卷正徐徐铺展。

  近日,数十名台湾人才走进福州软件园参观交流,了解“数字福建”发展新貌,感受闽台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情况,并围绕创新创业、台湾人才服务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为福建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建言献策。

  活动当天,台湾人才参观了福州软件园展厅(如图),零距离接触众多“黑科技”产品,感受“数字福建”的蓬勃发展和取得的成就,了解数字经济、前沿科技给百姓生活带来的极大便利。

  近年来,福州软件园台湾青年创业基地依托福州软件园的产业集群优势,已成立两岸导师专委会,联合来自企业、高校、创投机构、科研机构等的导师,致力为两岸创业青年提供技术支撑、人才服务、资本对接、市场推广专业服务,帮助两岸青年实现技术成果转化,推进闽台产学研合作,打造台湾青年创业创新聚集高地。

  本次活动由福州市委人才办、福州市台港澳办、福州市人社局、软件园管委会等联合主办。

  17日,全国双创活动周福建分会场系列活动——“双创促就业”福州软件园数字人才招聘会举办。

  “岗位薪资待遇如何?具体要求有哪些?”“公司提供免费技能培训,还会给员工股权激励。”……天气虽炎热,挡不住大家的求职热情,在福州软件园招聘会现场,前来咨询的人络绎不绝,他们围在咨询台前,仔细阅读招聘信息,积极和工作人员交流,现场填写求职意向表,还留下联系方式(右图)。福州理工学院大四应届生郑伊帆一早就来到现场,“求职意向是通信、网络电子相关的岗位,希望今天能够顺利找到心仪的岗位”。

  长威信息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软件研发、系统集成、运维服务和平台运营于一体的综合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此次招聘会是该公司今年秋招参加的第一场线下招聘会,共面向校招开放五大类19个岗位,涵盖Java开发、前端开发、数据分析等。现场招聘负责人余心怡表示,欢迎基础知识扎实,有拓展学习习惯和沟通、抗压能力强的应届生报名求职。

  线下搭起应届大学毕业生求职者与岗位需求间的“直通车”,线上“直播带岗”活动让求职者与工作岗位“云牵手”。当天,福讯人才、新意科技、来玩互娱三家企业相关负责人现身直播间,为求职者在线答疑。

  本次招聘会由福州市软件园管委会主办,福州软件园产业服务有限公司承办。“直播带岗”线万多人次在线人次。线多人次。

  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区、国家级“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福建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福建省首批“教育强区”……

  这是福州市鼓楼区近年来在教育领域收获的累累硕果。鼓楼区始终将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相结合,通过一系列创新探索,激发教师积极性,破解资源整合不易、教师流动失衡、教学研究分离等基础教育“瓶颈”和难题。

  近日,位于福州市鼓楼区的林纾故居,迎来了一群师生,一场古厝里的思政课堂在这里开展。

  鼓楼第五中心小学的党员教师和家长,带着孩子们前来参观古厝、观看展览,并聆听思政课主讲人吴林辉老师讲述林纾的故事。

  “在名人故居里上思政课,通过党建带团建带队建的方式,引导师生传承闽都文化,做新时代的‘大小先生’,是思政教育从校内到校外的一种延伸,也是落实‘大思政课’的重要举措。”鼓楼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王莺说,这样的活动在各个学区涌现。

  今年,鼓楼区作为福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改革创新实验区,深入挖掘并充分发挥辖区丰富的教育资源优势,创新思政课的内容、途径、方式、机制,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大思政”育人格局。

  鼓楼辖区教育资源丰富,各级各类学校共334所,其中区属公办校42所,区属学校学生约6万人。如何攥指成拳,让教育均衡发展、提升教学品质?

  一方面,以党建打通校际“壁垒”。目前,鼓楼执行中小学书记、校长“一肩挑”制度,将进一步按相关要求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同时,近年来成立了单一法人、混合模式、品牌联盟等各有特色的集团化办学模式,至目前已组建了18个教育集团。

  另一方面,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学校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实现教育教学提质增效。该区以教师培优育强工程、教学提质创优工程、教科研助力工程等八项工程为抓手,设置党员教师先锋岗、示范岗,要求其走前头、做表率、广辐射。鼓楼版“空中课堂”作为优秀案例,被中央电化教育馆向全国推荐。

  以党建凝聚各种资源力量,还要让其流动起来,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前鼓楼区党员教师有1186名,占比近50%。该区实施把优秀党员教师培养成中层干部、中层党员干部培养成校长的“培养链”,强化“双培双带”“强师工程”等制度,正高级教师中党员占比100%。

  2020年5月,鼓楼区创新实施中小学教师“区管校聘”改革,教师不再“专属”于某校,业务能力强、教学业绩优秀的名优骨干教师主动参与轮岗。

  原在鼓二小教育集团军门校区任教的高级教师刘丽敏,轮岗至花园小学后,担任花园小学美术组组长。作为福州市美术学科带头人,她一方面通过教研活动,帮助培养年轻教师,指导他们成立了瓷板画美术工作坊、“花意瓷语”瓷板画美术社团,相关课程和经验在鼓楼“空中课堂”中展示,并推广到晋安、连江、甘肃岷县等地;另一方面,带领花园美术教研组开展“班班有美展”“百幅童画心向党”等系列活动,探索将美育融入教育教学各个环节。

  “经过几年的改革调整,鼓楼区优质校教师,每学年到一般校交流的比例不低于15%,其中名优骨干教师交流轮岗人数不低于20%。”鼓楼区教育局人事科科长施燕珍介绍,这一改革探索,为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师资保障。

  教育品质提升需要教学和教研水平“齐头并进”。鼓楼区现有党员教研员22人,占比近70%。从2018年开始,该区探索“共享教师”制度,让以党员骨干为主体的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到基层学校开展各项工作。

  “这一制度,让教研员走进一线,长时间跟踪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情况,更好地收集‘接地气’的样本,为不断提升教学理念做积累。”鼓楼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江振珍说。

  鼓楼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郑圣发,是鼓楼区第二批“共享教师”,2019年9月,他来到福州延安中学教育集团小学部担任数学老师。“‘研而不教则空,教而不研则浅’,我们教研员能够把自己‘共享’给师生,促进教学与教研相长,是一份荣幸。”他说。

  像郑圣发一样的共享教师,目前鼓楼已有四批次共21位。“共享教师”对接基层学校后,也能够根据一线教学实际优化开展全区教研工作,形成“一带多”格局。据介绍,2021年鼓楼全区各级新立项、在研、结题课题共计184项(省部级课题58项),其中作业管理课题17项(省级13项)。

  “鼓楼区将坚持‘围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育’,在党建引领下实施学生、教师、教学、民生等系列工程,全力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一流教育强区。”鼓楼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叶艺芳说。

  在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到社区的长者食堂“约饭”、到长者学堂“共学”、相约投身于社区“共建”,成为近来不少鼓楼老人追赶的“新潮流”。

  为了把贯彻《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落到实处,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聚焦“办得起、办得好、办得久”,启动关于建设“长者食堂·学堂”的一系列探索。今年,该区通过新建一批、提升一批,建成72家长者食堂·学堂,实现69个社区全覆盖,惠及全区60岁以上老人达13.5万人。

  中午时分,临近饭点,家住鼓楼区东街街道军门社区的陈淑英老人招呼着老邻居们下楼,步行几分钟,来到位于织缎巷的社区长者食堂用餐。配餐员细心周到地安排他们取餐就餐,几人享受着美食,相谈甚欢,上演了一出温馨的“老友记”。“菜品荤素搭配、营养健康,照顾老年人口味,这样暖胃暖心的长者食堂办得好啊!”她说。

  为老年人提供一餐一饭,乍看之下是件小事,鼓楼区却将“放管服”理念贯穿始终,不断汇聚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把“小事”办好、办优:选聘一批“食品安全专管员”,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推出“干部每日陪餐制度”,让老人就餐更有“家”的氛围;打造融长者食堂与预制菜生产、销售、加工一体的“社区店”新模式。吃得开心又放心,十元的午餐也能成就一段幸福“食光”。

  鼓楼区长者食堂为何能办出特色?“首先要立标准,要不断探索总结集餐饮、场地、学习于一体的建设标准、管理标准与考核标准。”鼓楼区委书记黄建新介绍说,“与此同时,我们还要优选场所,聚焦老年人居住的集中程度,让长者食堂的服务半径不超过700米。”

  以长者食堂为抓手,鼓楼区还创新打造“长者食堂·学堂”养老服务品牌,餐桌变课桌,不断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

  在温泉街道汤边社区的长者食堂·学堂,一场抖音教学课吸引了不少老人参加。“运镜”“推拉摇移”“垂直内容”,一个个新奇的词语没有“劝退”他们,反而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老师比我家人还耐心”,“今天回去就要注册一个抖音账号,网名我都想好了,就是我的微信名”。老人们意犹未尽,课后还围着老师请教。

  这间小屋常常上演“魔术”:饭点一过,撤下餐具,清洁桌面,食堂摇身一变成学堂,学习慢慢从乐趣变习惯。

  “上次我参加一堂书法课,写了一个‘寿’字,得到老师夸奖,还奖励我宣纸,别提有多开心了。”家住鼓东街道中山社区的陈珠妹老人,常常主动邀请姐妹们一起报名参加长者学堂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我也认识了不少新朋友,生活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了。”

  将学堂向线上延伸。引入老年大学资源,开设“空中课堂”。老年人扫码进入,指尖畅享养生、理财等精品课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受到更多老年人的欢迎。

  将学堂向社区延伸。不少社区立足于特色资源,拓展活动形式。位于闽越王城遗址所在地的中山社区,采用“室内课堂+户外研学”的教学模式,邀请冶山斈社社长陈元春带领老人们开展古迹游学活动。

  将学堂向儿童延伸。许多老年人要帮儿女照看小孩,没有时间参加活动,华大街道屏山社区针对这一情况,想方设法开展老少皆宜的活动,实现老少同乐。“刚刚过去的这个暑期,我们举办夏令营,服务好一老一小,也给双职工家庭减轻了很多负担。”屏山社区党委书记陈明凤说。

  以长者食堂·学堂为突破点,将老人们领进社区,引导他们参与社区事务,实现老年人老有所为的同时,也增强了社区凝聚力,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近日,屏山社区举办游园活动。一大早,韩燕琳老人就来到社区长者食堂·学堂帮忙和面,准备制作糕点的食材。她今年65岁,是屏山社区“微老志愿者服务队”的队员,一直积极投身于社区志愿服务工作。“我是被社区居委会年轻人的干劲感动的!他们晚上经常加班,对我们老年人也很热心,办了这么好的食堂和学堂,还购置设备为我们免费体检,让我们感受到温暖。”韩燕琳说道。疫情防控、人口普查、组织活动,韩燕琳只要有时间都会尽力参与。

  这天,家住中山社区的林瑞榕老人,突然看到一栋楼的水管爆裂,自来水不断涌出,马上想到小区正在进行景观改造,可以请施工人员帮忙解决这个问题。顾不上告诉社区工作人员,她忙前忙后协调好了修理水管的事。“阿姨在我们社区生活了50多年,一直是大家眼中热心肠的‘老大姐’。”中山社区党委书记黄斌拉着老人的手表示感谢。

  长者食堂·学堂建设硕果累累,鼓楼区的探索与实践仍在继续。“我们要坚持党政主导,并积极发挥市场主体作用。”黄建新表示,“同时继续完善提升四个方面工作:促进‘网格化’升级,构建城区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优化‘标准化’体系,完善提升三位一体的运营标准;落实‘精细化’服务,既提供食养又提供医养;发动‘社会化’参与,引导企业和机构积极参与。我们要进一步提升长者食堂·学堂的品质,共同守护最美夕阳红。”

  为了加快“数字福州”的建设,培育开源鸿蒙生态,近日,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福州市鸿蒙产业发展的三条措施》,为福州市的企业及机构从事鸿蒙适配和场景应用,提供现金奖励。

  时间的书页不断掀开,发展的命题日新月异。鼓楼作为省会核心城区,抢抓发展机遇,立足廊内标杆节点打造,加快推进科创走廊建设,形成“楼、圈、园、港、廊”协同发展格局,如今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背风而驰易以远,眼下,众多高质量项目在鼓楼区科创走廊内拔节生长、建设正酣。一幅开拓进取,加压奋进的图景正雄阔展开……

  如今,先进、智能已然成为鼓楼的鲜明标签。2022年来,福州鼓楼区新建载体面积11.6万㎡;新增高层次人才586人、高校毕业生2590人;新增科技小巨人企业28家,全区共122家,廊内8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95家,全区共427家,廊内295家;市级以上众创空间1家,全区共21家,廊内12家;市级以上行业技术创新中心5家,全区共20家,廊内8家。

  鼓楼区科创走廊北起福州软件园,沿工业路向南延伸至闽江学院老校区,以这条纵向贯通的通道为走廊主轴,建设南北跨度约5公里,向东西两侧延伸约2公里,总规划面积约10平方公里的科创走廊,呈“一轴两片多点”的空间格局。同时以软件、光电智能制造研发为主导产业方向,为科创走廊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我们在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的配套上都享受到了科创走廊建设成果的福利。尤其是人才链的支持配套将加速推进公司软件技术创新研发进程,改变以往靠企业一己之力在全国抢夺人才的被动局面。”长威信息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威科技”)有关负责人表示。

  位于鼓楼区科创走廊软件园片区的软件龙头企业长威科技,专注于提供集软件研发、系统集成、运维服务和平台运营于一体的综合信息技术服务,先后获得10余项科技进步奖项及20余项行业协会、政府创新大赛奖项,同时还承建了闽政通APP、鼓楼智脑、福建省“一品一码”食品安全追溯平台等重点项目。长威科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依托科创走廊平台,公司站在了更高的产业圈层,通过科创走廊政产学用金全链服务,不断注入高质量发展的元素,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作为本土成长起来的企业,长威科技的发展一直秉承着‘深耕福建,走向全国’的理念,未来带着我们创新的成果走出去,这是本土企业的荣耀,更是我们走出去的底气。”

  在鼓楼区科创走廊里,长威科技仅是鼓楼正加速由“势”转“能的一个缩影。瑞芯微、福昕、联迪等30多家国内细分行业领域的“单项冠军”,都正在福州软件园内助力打响“中国行业数字技术应用第一园”品牌。

  走进位于鼓楼科创走廊怡山片区的福建汇川物联网技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川物联”),排列在大厅前的视频监控测量设备形成了一道亮眼的“风景线”,它的科技服务团队的成员们正在各自工位上忙碌着。

  汇川物联作为专业提供远程非接触式可视化自动监控与测量综合解决方案的物联网创新服务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超百项,核心技术产品及成果先后获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及三等奖等。近年还先后承担工信部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住建部技术创新及示范项目、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福建省数字经济发展专项等各类创新项目。

  国家重点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连续三年入选福建省数字经济领域“独角兽”创新企业、福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汇川物联的关键技术应用填补远程视频监控测量领域的空白,“我们将继续依托科创走廊的平台,向‘新’而行。”汇川物联有关负责人说。

  唯有登高望远,方能抢占先机。锚定新的历史方位,鼓楼正在推进新赛道上,扬鞭奋蹄当好新赶考路上的“先行军”。推动科技创新成为“最美窗口”最亮眼的风景之一,鼓楼敢为人先。

  为经济发展腾挪出更多发展空间——鼓楼区完成新能源科创中心一期载体正祥西江月主体建设,目前已引进落地国电风力、新瑞能源等新能源项目19个,投资总额297.64亿元,其中注册落地新能源科创中心企业5家,注册资本共13.57亿元;建成海丝中央法务区福州片区,吸纳520家机构入驻,服务覆盖24个省份、辐射17个国家和地区,已为360余家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及服务;建设工信部协同攻关中心。项目落地于软件园F区6号楼3层,搭建面向重点用户典型应用场景的关键软件线上线下协同攻关验证平台,形成关键软件产品行业领域内的典型推广案例,建立行业联盟。

  为科创走廊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鼓楼区积极推动鸿蒙实验室完善开源生态,对接工信部下属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创办全国首个省级开源NGO组织“福建省开源数字技术研究院”。目前实验室已孵化出“红莓”开发板等开源鸿蒙相关产品;借助朱紫坊基金港融资对接平台,截至目前为止,基金港已落地共计88个项目,资金规模1097.81亿元;引进人工智能龙头企业,科大讯飞区域总部项目落户华润万象城,后续拟落地数字产业加速中心,促进资源引流转化,推进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建设走深走实。

  为科创走廊营造良好创新氛围——鼓楼区举办数字中国创新大赛。积极承接数字峰会效应,在福州软件园举办数字中国创新大赛,吸纳多家知名基础软硬件厂商加盟,共建推动国产化数字生态纵深发展;深化与闽江学院、中科院物构所战略合作,共同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对接平台建设,加强项目孵化落地。组建了科创走廊专家智库,有清华、上交等知名高校、省、市相关部门和重点企业共计32名专家入选智库名单。

  下一步,鼓楼还将打造海洋经济科创高地。依托福州海洋研究院和闽江学院,统筹怡山片区科创走廊载体资源,重点推动海洋科创产业加速中心、海洋科创协同创新中心和海洋科技公共服务云平台“两中心、一平台”建设。

  此外,鼓楼区还将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加速中心,充分发挥核心城区前沿产业集聚、政策制度创新和应用场景开放等优势,推动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创新应用,拓宽人工智能行业赛道,构建产业集聚高地和示范应用策源地。

  “鼓楼区还将继续充分激活各类科技创新资源,打造全要素发展、全链条支撑、全体系扶持的产业创新发展生态,不断提升内生动力,培育创新动能,提升城市品质,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最美窗口’。”鼓楼区委书记黄建新表示。

  2022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福建分会场系列活动持续进行。19日下午,作为系列活动之一,“福园宝时间”主题论坛在福州软件园公共服务平台举办,约40家平台服务机构与园区企业代表参加了活动。

  论坛以“科技驱动、金融助力、司法护航”为主题,旨在通过论坛交流、经验分享、政策宣讲等形式,加强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的结合,支持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实现双创服务的金融供给、成果转化、权益保护的多元驱动。

  当天,福州软件园产业学院科转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同步举办。据介绍,基地将以福建省科技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需求为导向,拟在福州软件园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开展“科转公益讲堂”,加强科转人才队伍建设,与福州软件园科技创新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科转产业服务人才和科技产业投资的协同生态。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福建分中心协作二部副处长李广科介绍了专利导航在助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的作用。他说,有效地利用专利导航,可以使企业研发工作平均缩短60%的技术研发周期,节约40%的科研经费,同时提高产业创新效率和水平,防范和规避产业知识产权风险,强化产业竞争力的专利支撑,提升产业创新驱动发展能力。

  随后,北京市京师(福州)律师事务所主任黄重取围绕“企业知识产权风险防范及应对”这一主题进行发言。他说,企业知识产权风险具有时间性、地域性、独占性的特点,防范难度越来越大。且一旦发生知识产权纠纷,处理周期长,程序复杂,易对企业发展造成重大影响。他建议企业要根据自身的需求,构建知识产权风险防范体系,有效防范企业经营管理中可能遇到的知识产权法律风险、专利风险等。

  针对这一话题,福州市鼓楼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副庭长李振云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非凡,尤其是对高新技术企业而言,知识产权就是企业的核心产权,因此要注重防范技术研发中的风险、申请专利中的风险、专利侵权风险。

  建设银行福建自贸区福州片区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陈融分享了金融助力“双创”的具体实践。他说,服务和支持“双创”是金融业、银行业责无旁贷的使命。“发挥银行信贷主渠道作用,支持‘双创’发展,建行的普惠金融有三大模式、八大体系、30多项产品,涵盖了所有行业客群、经营业态,企业可以从中寻找相适应的金融服务。”

  论坛还特别设置了“自由问诊服务时间”环节,建设银行福建自贸区福州片区分行、北京市京师(福州)律师事务所、福州睿创星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等多家服务机构的专业人士,针对参会企业提出的问题现场进行解答,为企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专业建议。

  本次活动由福州市软件园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福建分中心主办。福州软件园产业学院、福州软件园科技创新发展有限公司、福州市鼓楼区人民法院等承办。

  21日,以“创新增动能 创业促就业”为主题的2022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福建分会场在福州圆满落幕。聚智慧、谈发展、促合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在福州软件园内掀起新一轮创新创业高潮。

  人才是创新创业的主体。近年来,福州软件园全力引才育才留才,打造人才高地,创新源泉奔涌,创业活力迸发。本届双创活动周活动期间,福州软件园也举办一系列人才服务活动,持续打造人才新生态。

  线下搭起应届大学毕业生求职者与岗位需求间的“直通车”,线上“直播带岗”活动让求职者与工作岗位“云牵手”……17日举办的“双创促就业”福州软件园数字人才招聘会上,长威信息、中电福富等27家企业参与线多个就业岗位,涉及计算机软件、电子电气等领域。“直播带岗”线万多人次在线余人次初步达成意向。

  人才是引领创新的“第一动力”。福州软件园产业服务有限公司持续开展人才引进工作,自2013年至今累计举办IT专业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人才空中双选会、IT企业入校寻才行动、RPO(代招聘)、直播带岗等引才活动共计120期,累计服务企业4820家次,推送岗位77319个,共计为企业推送人才6370人。

  在16日举办的双创项目创业辅导专场对接会上,“数字大咖”齐聚一堂,以“解剖麻雀”的态度为创新创业项目提供专场辅导,推动双创项目发展。精彩的线上活动,吸引了来自企业及项目团队的代表近900人次观看。

  精准对接,引得凤来栖。下一步,人才落地后的培育又该如何进行?以赛育才,福州软件园打造“海峡信息赛”“鲲鹏赛道”“创新创业大赛”三赛联动、全年覆盖的办赛体系。

  其中,海峡信息赛创赛17年来,坚持“展评聘创”办赛模式,通过人才培养、项目对接等方式引进软件人才,累计培养人才96104名,吸引约140个优秀参赛项目入孵大赛加油站,对接和输送产业人才35000余人,15家参赛企业成功上市。

  与此同时,福州软件园不断健全完善人才培育体系,与高校进行战略合作,深化政校企产学研合作;开展不同层面、不同方向的人才交流活动;推出“课题式”项目,带动企业培育团队技术骨干,在交流对谈中发现人才,在创新实践中培育人才。

  今年7月,福州市下发《关于促进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指出要积极协调解决软件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21日,“普惠服务 助企发展”惠企论坛顺势举行。论坛聚焦企业贴息贷款、上云服务,业内专家现场讲解作答,共同搭好惠企“资金桥”、充实业务“工具箱”,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

  做好留才服务,福州软件园既有减免贴息普惠直达的服务,还有集上云服务、知识产权、软件造价和交易服务等九大服务于一体的产业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福州软件园全力做好医食住行文娱教保障,为人才提供全要素服务体系,让人才发展无后顾之忧。

  21日,2022年全国双创活动周福建分会场“创响中国”OpenHarmony技术论坛在福州软件园举行。论坛围绕“创新增动能,创业促就业”主题,挂牌成立我省首家专注开源数字技术的研究院——福建省开源数字技术研究院,旨在广泛汇聚开源创新资源,建立“场景谋划—技术协同—推广应用”联合攻关工作机制,推进OpenHarmony等国产开源技术全面创新发展。

  论坛上,嘉宾围绕“开源”畅所欲言。记者从中观察到,近年来,开源愈发受到政府部门、业内专家和软件企业的广泛关注。

  国家层面,去年,“开源”首次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数字技术开源社区等创新联合体发展。今年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支持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开源社区、开源平台、开源项目发展,推动创新资源共建共享,促进创新模式开放化演进。

  省级层面,省工信厅将建设开源社区、培育优质开源项目作为推进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支持骨干企业面向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重点领域需求,部署一批基础性、前瞻性的开源项目,支持各方力量合作建设开源社区,普及开源软件文化,汇聚优秀开源人才,积极参与开源治理组织,提升我省在全国开源体系中的影响力。

  市级层面,致力打造“数字应用第一城”,福州上周出台《关于加快福州市鸿蒙产业发展的三条措施》,积极培育发展开源鸿蒙产业,从产品适配、创新应用、生态营造等3个方面扶持开源鸿蒙产业链,为从事开源事业的企业送上切切实实的政策红利。“我们希望借助政策落地,率先构建城市级开源鸿蒙生态,促进生态产业落地和本土企业转型升级,推动开源鸿蒙成为打响数字福州国际品牌、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重要助推器。”市大数据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福州对OpenHarmony的关注与支持让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副秘书长刘京娟倍感振奋,“福州不但出台专门的鼓励政策文件,还建立联合攻关工作机制,推动开源技术在当地的应用和发展”。她表示,期待看到OpenHarmony在福建落地生根、蓬勃发展,助力福建的创新与转型,进一步助推数字福建建设。

  构建本地区开源生态方面,福州软件园此前已持续探索。福州市软件园管理委员会主任黄瑞忠表示,去年,园区在工信部协同攻关和体验推广中心的基础上,迭代升级挂牌成立信创产业示范基地,率先设立全省第一家鸿蒙开放实验室。

  锚定高质量发展,推动Open-Harmony等国产开源技术全面开展,广泛汇聚本地区开源创新资源,本地区产业链核心企业和高校联合发起成立福建省开源数字技术研究院,昨日在福州软件园揭牌。

  黄瑞忠表示,福建省开源数字技术研究院将通过建立联合攻关机制,组建开源产业专家智库,深度参与行业地方标准的研究与制定,研发推出OpenHarmony领域生态产品,赋能本地区开源生态应用场景,推动开源产业关联企业协同发展、合作共赢。

  作为我省首家专注于开源数字技术的研究院,福建省开源数字技术研究院备受关注,各方对其充满期待。

  省工信厅软件处处长梁宏程表示,希望研究院能在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科创中国”开源创新联合体的指导下,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凝聚政府、机构、企业和高校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开源领域行业地方标准的研究与制定,进一步赋能本地区开源领域关联企业,助推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通过构建区域开源生态助力我省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

  “开源已经成为引领全球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广泛应用于各行业各领域,赋能产业创新发展。开源还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及战略价值。”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业务发展部部长朱其罡透露,基金会正在推进一系列重大建设项目,打造以“两中心+一基地+研究院”为主要建设模块的国际开源社区。同时,基金会也将通过“校源行”项目,在育新人、拓新域、扩成果、建社团等方面与福建省展开深入合作。“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让高校成为开源新力量,建立高校开源联盟网络,发布开源知识体系,培育开源人才体系。”朱其罡说。

  开源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刘建文现场发布了红莓HM3568开发板和红莓HM2206开发板两项产品。其中,基于红莓HM3568开发板,开发了OpenHarmony语音通话智能终端、智慧社区智能中控等应用。开源研究院特聘专家柯飞雄从启动流程、芯片接入、硬件加速、板级配置等4个方面介绍了Open-Harmony标准系统芯片移植适配的方式。福建工程学院、闽江学院也积极参与开源技术产学研合作。现场,福建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开源研究院特聘专家陈鲤文介绍了该校携手鸿蒙开放实验室打造的智能插座面板等项目的案例。两所高校后续还将携手开源研究院,面向高新技术产业人才、高校学生等开展“OpenHarmony系统开发与实践”系列课程,扩大OpenHarmony影响力。

  活动紧扣“喜迎二十大 科普向未来”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文艺表演。活动现场设置机器人互动区、动植物展示区、无人机展示区等板块,为市民带来一场科普盛宴。

  活动现场还开展了知识产权、心理健康、法治教育、食品药品安全、移风易俗、家风家训、免费义诊等科普宣传和咨询服务。

  近年来,鼓楼区厚植科普沃土,去年荣获第一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全省仅3个县(市、区),获此殊荣。今年,鼓楼区高士其故居、吴孟超院士先进事迹展示纪念馆荣获全国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全省仅5家单位获评。

  “我们将以全国科普日为契机,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走进园区等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持续发挥地域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提升全民科普素质的鼓楼路径。”鼓楼区科协相关负责人说。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