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软件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软件头条

软件头条

聚焦 “象牙塔”里的世界——两代人的宿舍成长AB面

中国软件网2024-02-02软件头条做时间轴的软件
速写软件,做时间轴的软件,国标软件,聚焦“象牙塔”里的世界——两代人的宿舍成长AB面,速写软件,做时间轴的软件,国标软件小萱是深圳大学汉语言文学系的大二学生,宿舍里一共住着四个人。虽然这个周末还没开始,但她已经预感到这个双休

聚焦 “象牙塔”里的世界——两代人的宿舍成长AB面

聚焦 “象牙塔”里的世界——两代人的宿舍成长AB面,

  速写软件,做时间轴的软件,国标软件小萱是深圳大学汉语言文学系的大二学生,宿舍里一共住着四个人。虽然这个周末还没开始,但她已经预感到这个双休日将与之前的任何一个周末别无二致。早晨六点半因为生物钟醒来,但强迫自己睡到八点左右便下床洗漱。之后,小萱换上运动鞋在校园里晨跑了二十分钟。

  但晨跑的习惯并没有将大学校园的活力带进小萱的宿舍里。随着中午其他的室友逐渐起床,小萱的宿舍里还是安静得落针可闻,只有大家打开外卖包装袋或是偶尔点击鼠标的声音。

  在这个宿舍里,每个人的床位前都安上了桌帘,明明是一个不大的宿舍,却被硬生生地分割成四个更小的隔间。每天自己与舍友就在这样有些许交流、但总是沉默的环境里生活,小萱经常觉得很崩溃,“有种在沉默中灭亡的感觉”。

  可让她最困惑的一点是:“(舍友之间)也不是说会吵架、大吵大闹,性格也很好,但是就是讲不来话。”她曾把心中的想法在微信上和好朋友说,好朋友却跟她说:“可能是运气吧。”

  小萱倾向于把这种宿舍氛围归结于大家“没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宿舍里另外两个广东的室友喜欢打同一款游戏,倒是经常交流;剩下的那个女孩“特别安静,喜欢独处的那一种”,平时在宿舍里也不怎么说话;原先其实还有一个“比较能聊”的室友,但因为转专业的缘故已经搬到另一个校区了。大家聊天经常聊不到一起,“没有什么灵魂上的碰撞”,就渐渐地不聊了。

  每次路过其他宿舍,听到里面的欢声笑语,小萱都感到十分羡慕。天生喜爱分享、表达欲强的她因此也曾“爆发”过——给自己身处另一个校区的好朋友打电话,并“把宿舍里的每一个人都吐槽了一遍”。

  雨雯是深大88级的一名专科生,如今她已接近退休。1987年雨雯经历了高考失利,但因为实在向往大学的住宿生活,她毅然选择复读一年,并如愿来到了深大。

  提起那段岁月,她仿佛又有了一种“青春绽放的感觉”。雨雯在大一住的是四人寝,而后大二又搬去了两人寝。四人寝的同学和雨雯更合得来,大家至今都还保持着联系,雨雯的抽屉里还留有当年大家一起拍的老照片。

  “那时大家的关系都很单纯的。”80年代没有手机电脑,人们之间通过信件或BB机联系,固定电话要到后来才出现。

  和现在的大学生不同,雨雯的宿舍里没有手机,也没有电脑,大家的的娱乐活动就是聊聊天、看看书。又或是大家围在一起织围巾,“好像加工厂一样”,晚上下了课,只要有一个人牵头,其他人也都围上来一起织围巾。一开始周末的晚上她也会和舍友一起去跳交际舞,但渐渐的她就放弃了,因为坐在那里等别的男生来邀请,“实在是有点不好意思”。

  阿容是厦门大学92级的一名毕业生。在她的印象里,宿舍生活最有趣的应该是大家一起煮饭吃。每到周末,她便去借隔壁宿舍的炉子和舍友一起煮东西吃。那时没有网络,大家只能靠看书、聊天来排解无聊的情绪。阿容回想起大学时最开心的片段,是和舍友一起在宿舍里聊天。但时隔近30年,如今她已不记得她们当初都聊了些什么,想来“就是些八卦什么的”。

  小萱觉得,如果跟一个有话题的人能呆在一起,有个机会,其实也是很有可能会变成好朋友的。但是现如今,她缺乏的正是这种机会。

  平时走在路上,小萱觉得仿佛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一个看不见的“膜”,就算有交集,但是因为这层“膜”的存在,人们也不能真正的触碰到对方。哪怕每天上学、放学的时候,都随着人潮一起走出教学楼,但这种身处人群里的寂寞,却更显孤单。

  “互联网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呢?”小萱疑惑。她会在外语软件上与地球另一端的外国人聊天,但是现在的许多人却不会跟身边的人聊天、去了解对方的生活。宿舍里的人每天都在“网上冲浪”,但是仅仅是因为玩的游戏不是同一款、追的电视剧不是同一部就受到隔阂。她不知道互联网到底让实际生活变得更丰富多彩,还是让原本应该丰富多彩的地方变得单调乏味。

  小萱觉得,在大学没谈过恋爱,“多少有点可惜”。她也曾有过一个“crush”——那是大一在社团里认识的,但她随后发现男生同时在与另一个女生约会,于是这段恋情在还没实质开始时就被掐断了,最终以小萱与社团的决裂结束。

  在那之后,她就再也没有遇到恋爱的机会。小萱自认为是一个比较勇敢的人,会主动去和感兴趣的男生讲话。但无奈大学里没有出现这样让她心动的男生,而她也明白,哪怕真的遇到了这样的人,很有可能两人只有这一次的说话机会,之后由于生活轨迹的不同,也“不会有第二次了”。

  即使加上微信,她想不明白没有生活上的实质联系,要怎么和对方开展进一步的接触,最后还是只能“躺”在对方的好友列表里。

  雨雯是在高考毕业后开始和高中同学谈恋爱的,这份恋情也一直延续到了大学中。在她看来,自己当年的感情十分单纯,“一往情深”,她期待着两人可以一起奋斗出属于自己的未来。于是,和现在的大多数年轻人不同,二人在毕业后两年就结婚了,并很快有了自己的宝宝。

  儿子的出生打断了雨雯刚开始两年的工作,她在儿子上幼儿园后才重新进入职场。回忆起这段人生经历,雨雯觉得有点可惜,如果能穿越回去,她想先把事业稳定下来,再慢慢考虑结婚的事情。况且这份婚姻并不算美满,她与当时的丈夫——也就是自己的初恋对象,最后以分开结尾。

  如果要给这段失败的婚姻找一个理由,雨雯想大概是校园与社会的差别吧。在校园这个象牙塔中,没有过多就业与生活上的难题,想维持一段纯粹的感情较为容易。但当进入社会,两人要开始在生活中相互迁就,此时维系夫妻二人的纽带已不只是感情本身。

  阿容比自己的大多数同学都要晚结婚,但年轻时的她也曾有过一段青涩的回忆。内向的阿容在读大学时曾偷偷暗恋过一位男生,但这只是一份无疾而终的感情,随着毕业也渐渐消散。如今谈起这段经历,阿容几番推脱,还是不愿意透露太多。

  雨雯觉得如果当时自己的恋爱属于共同奋斗、以结婚为目标的话,现在的年轻人可能更多的只是想“有个伴”。“和眼缘”与“观念不冲突”这两点是小萱觉得可以“做个伴”的基本要求,而这种伴侣可以是朋友,也可以是恋人。

  爱情在她看来并不是必需品,因为相比起随时会消散爱情,友情似乎更坚固。如果实在找不到合适的爱人,小萱觉得和自己的好朋友过一生也不是不可以。更何况,“喜欢这个词很虚,也总是在不断地被重新定义。”

  但不论是悄悄来过的心动,还是以遗憾收尾的感情,都曾独属于这些身处青涩年纪的人们。小萱对校园恋爱的期待并未“破灭”,她希望自己哪天也能拥有一份“入室抢劫”的爱情。

  雨雯大学时代的恋情虽不完满,但如今两个儿子都已长大成人,她觉得好好面对未来的生活更重要。至于阿容,“往日不可追”,现在她最大的愿望是身体健康、工作稳定,以及儿子能更听话一点。

  “我觉得我们寝室的‘内卷’程度堪比《甄嬛传》宫斗了”,小方好笑又无奈地说道。

  小方今年大三,就读于江西农业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他的寝室里共有四个人,大二上学期的那次英语六级考试,整个寝室只有小方通过了。但他觉得很大的原因是运气好,毕竟是擦着及格线过的。这也是他在面对室友质问“你是不是背着我们偷偷学习了”时的解释。

  大二下学期,小方寝室的另外三人都打算再次报考六级,小方想“刷”一个更高的分数,也报名了考试。

  之后的一个晚上,小方在寝室里刷着平板里的真题时,室友小陈突然来向他借六级的资料。小方心里有点犹豫,因为这份资源是他在网上翻了很多个公众号才找到的,他不想让别人这么轻易的就得到了他的“劳动成果”。“因为我觉得室友一旦学习了,他进步就相当于我的退步。”

  可他此时早已没有了做题的心情。小方在微信上找到朋友,想让朋友帮他编一个拒绝的理由。于是睡前小方以“这是我朋友分享给我的,他说让我不要给别人”的说法拒绝了小陈——这是小方和朋友讨论了半个小时才想出的理由。

  “说这些话的时候我都不敢看着他的眼睛,因为我也觉得这理由有点扯。”但小方就是不想把资料借给室友,后来他也不在床下面的桌子上写作业了,而是把资料拿到床上再拉上床帘悄悄写。

  六级考试前一天晚上,小方发现自己的iPad不见了。于是他着急地翻开书包,又爬上床一顿翻找。寻找无果后,他坐在椅子上问室友:“你们见到我的平板了吗?”室友纷纷否认。“那可能是落在教室忘记带回来了,”小方心想。他本来打算在考试前一天再抱一下佛脚,但也只能放宽心迎接明天的考试了。

  第二天下午考完六级,小方在手机上看到了小陈发的消息:“我在我的桌子上看到了你的平板,是不是你之前忘在我这儿了?”小方觉得有些不对劲,该不会是小陈故意藏起了他的平板不让他复习吧?但毕竟平板找到了,他也只能回答到:“可能是吧。”

  程宏是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的一位大三同学,他有时候觉得舍友好像一直在学一些东西。他发现,“有点卷”的室友自学了许多技能,像土木工程专业的一些相关绘图软件和设计软件,还有计算机二级、python等,基本和专业有一点相关的东西室友都会学。这些都是程宏自己没学过的,他坦言自己有一定的落差感。

  不过后来,他渐渐想明白了:或许室友本来就是喜欢学习的人,对专业知识也不太讨厌,但自己对专业知识却不是很喜欢。所以有这样的感受是正常的,“慢慢就习惯了”。

  这种事情对于雨雯来说也许有点难以置信。当年的大学生涯在她看来,自己过得是“天真烂漫,也没什么压力”的生活。她有空的时候就去学校的图书馆或印刷厂里“勤工俭学”,每个月也有百来块的收入,足以支撑自己的生活费。虽然也有小小的奋斗目标,但是“思想不会太复杂”,想读书就读书,不想读书就去玩,雨雯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92年入学厦门大学的阿容也不曾有过这种“内卷”经历,她在大学期间修读了企业管理与金融学的双学位,虽然几乎每天都有课,但除了读书上的事,她几乎没有焦虑过其他问题。毕业后,阿容直接去了她父亲介绍的公司工作。

  “相对来说,在那个时候,只要是上了大学的,基本上就不需要愁找工作的事了。”即使阿容后来的工作与本科专业没有太大关系,但是在上世纪的90年代,一张大学本科的文凭依然是能够找到工作的“硬通货”。

  不过现在的大学毕业生们就没这么幸运了。根据人社部发布的数据,2021年高校毕业生909万人,达到了历史新高。但58同城发布的《202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仅有34%的21届毕业生找到了工作。可以说,“内卷”虽然有时被归结于“无用功”,但归根结底与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形式有关。

  由于每个人都想得到那有限的资源,竞争便在人们需求的驱使下愈发加剧、甚至恶化。“内卷”看似是努力的“通货膨胀”,但又被许多人视为应对当今社会现状的唯一办法。

  互联网的流行有时确实导致室友间距离疏远,但不可否认,互联网的存在同时也拓宽了人际交往的边界,打破了以往大学中宿舍“小团体”的模式。事实证明,在网络的连接作用下,哪怕是一个横跨四个宿舍的小团队,也能做出一番成绩。

  深圳大学机电学院大四的郑健涛第一次被叫“肥春”,是在他和团队小伙伴做的第一支“爆款”视频——《大学生如何在宿舍拍出非诚勿扰》中。视频里,他扮演一个“大十”延毕的相亲嘉宾,同时出镜的还有三个与他同专业的小伙伴:小叮当、小轩和小赖。

  他们在b站上共同运营的账号“小叮当的伙伴们” 如今拥有近70万的粉丝,作品主要是以宿舍为背景、通过模仿多档热门综艺的“套路”进行创作的搞笑视频。

  视频中四个人默契的配合,让人很难想象他们其实来自不同的宿舍,甚至跨越了两个校区、两个年级。一年前,社团联合会的创业项目,把这四个广东人聚到了一起。“为创业项目积累流量、做铺垫”是这个四人团队的最初设想。

  心中有想法,他们便立马实践:一台OPPO 手机是拍摄时唯一的设备,以郑健涛的宿舍为背景,由他和彭迪轩出镜,小赖拍摄,小叮当剪片,在这样简单的环境与分工下,他们开始了创作。“剪辑、运镜都是我们一步一步从头磨出来的,”这支团队用了近3天的时间,磕磕绊绊地完成了他们的第一支视频。

  这支视频是为蛋白粉打广告,通过模仿情景剧、以大学生在宿舍的“身材内卷”为主题拍摄,虽然故事性不强,但幽默感十足。背景音乐的烘托与充满悬念的解说词,得到了评论区的称赞:“视频味太正了”、“一本正经的搞笑才是最高级的”。从第一只视频就开始关注他们的深大同学李佳宁说:“真的没想到他们居然是理工男。”

  郑健涛一行人也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成为“搞笑UP主”。“社恐”是四人对自己社交能力的评价,可是性格相投的有趣灵魂总能迸发出新的创意点。大家的分工不再固定,“谁没镜头谁拍摄,谁有空谁剪辑”是四人无言的默契,从前期的策划、拍摄、表演到后期的剪辑与账号运营,甚至不同角色的服化道都由他们四人全权负责。

  宿舍不仅是他们的创作环境,更是他们的灵感来源。他们搜集宿舍中日常出现的呼噜声、键盘声、闹钟声等各类噪音创作《今夜无眠》来恶搞节目《中国好声音》;以室友间带饭、借纸巾、抄作业等相处日常翻拍歌曲《父亲》的MV;一件没有拧干的衣服经过放大,就成了“荒野求生”时的“瀑布”;一根超市随处可见的香蕉,也被他们视为“合作伙伴”……

  视频以不同的形式演绎了大学生的宿舍生活:内卷、期末周的痛苦、“相互借鉴”的实验报告、宿舍矛盾、保研等,这些都是他们的宝贵灵感。

  今年1月16日,他们获得了b站CEO寄来的祝贺信,庆祝他们的账号“小叮当的伙伴们”获得首个十万粉丝。两天前,他们以“室友矛盾”为主题创作的《宿舍保卫战》也将视频的平均观看率稳定在了40万以上。

  在视频创作的一年间,他们换了新的“小米s11”手机来拍摄,四人也逐渐步入了大学生活的最后部分。但和刚开始更新时一样,“小叮当的伙伴们”会点赞评论区的每一条留言,拍摄设配也依然只是一台手机。

  谈到以后,“小叮当的伙伴们”在考虑毕业后要不要租一间房子进行拍摄,或是以公司作为背景延续他们的创作。不论如何,他们的故事从大学宿舍开始,不管以后这个账号会走向何方,这段经历都已成为他们人生中难忘的回忆。

  大学的生活对很多人而言只是匆匆几年,在时间长度来说只占人生的一小部分,但它带来的影响却是终生的。而宿舍作为大学里重要的一个空间载体,也承载了几代人的欢笑和泪水。

  以深圳大学为例,雨雯入学时还是一个面积不大的校园,学校里只有几栋宿舍楼,她记得总有大片大片的荔枝林和未开发的滩涂。而时光弹指一挥间,深大如今的校园已经扩建了几遍,甚至多了两个新校区,荔枝林也不似原先那么繁密。

  雨雯曾经住过的“红豆斋”宿舍楼还保留在原地,只不过已翻新了一轮。她在微信里说道:“的确,那曾经向往的象牙塔已经不再属于我们的了!”

  阿容说,自己刚工作的那几年还是很怀念学生的生活,觉得工作太烦人了,“还是做学生好”。深圳大学土木专业的程宏觉得,虽然宿舍关系没有达到自己理想中的“兄弟”状态,但能成为朋友,已经不差了。“大家都是(学生)这个阶段的人,不存在谁比谁强什么的。不搞孤立、互相客客气气的就是最好的一种状态了。”

  曾经的大学生在生活物质方面没有现如今富足,但人与人之间近距离、纯粹的交往却更显珍贵;而现在的大学生则拥抱新时代,致力于探索宿舍与世界之间的舞台。“内卷”、“沉默”等词语虽然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现在大学宿舍生活的代名词,但谁又能说这不是我们社会的一个缩影?

  诚然,我们中的很多人还面临着很多有关感情、学业、事业方面的问题,但意识到这些问题并寻求解决之道的过程,也正说明我们在不断前行。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