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软件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软件百科

软件百科

2022年安徽省科学技术奖提名项目公示

中国软件网2023-01-09软件百科倒计时小软件
软件测试答案,倒计时小软件,可视化软件开发,2022年安徽省科学技术奖提名项目公示,软件测试答案,倒计时小软件,可视化软件开发15个项目申报2022年安徽省科学技术奖,特进行公示,公示期:2022年9月26日至2022年9月30日。公

2022年安徽省科学技术奖提名项目公示

2022年安徽省科学技术奖提名项目公示,

  软件测试答案,倒计时小软件,可视化软件开发15个项目申报2022年安徽省科学技术奖,特进行公示,公示期:2022年9月26日至2022年9月30日。公示期内如对公示内容有异议,请您实名向我委科技教育处反映。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早期肺癌的检出率越来越多,尤其是以磨玻璃结节型的小肺癌或微小肺癌为主。如何更加确切的诊断、更加精准的定位、更加微创的手术、更加快速的康复是目前本领域的主流研究方向。

  安徽省胸科医院开展的“早期肺癌精准一体化诊治及加速康复外科体系建设项目”标准化流程:人工智能AI筛查及影像学评估-多学科会诊-随访观察/CT引导下术前定位-肺结节经皮穿刺活检病理确诊(不适合、拒绝手术等)-CT引导下热消融治疗-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技术诊疗-单孔胸腔镜手术(楔形/肺段/肺叶切除术)-快速准确的病理诊断-术后优质护理-快速康复理念的贯彻执行,体现了对磨玻璃结节型的早期肺癌更加精准化、微创化、大众化的诊治水平,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就医感受,提高了满意度。

  结合省卫健委第二批适宜技术推广项目(2017-TG02),安徽省胸科医院作为推广单位,充分发挥专科优势,积极将该技术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开展,并且在部分应用单位设立了省胸科医院胸外科专家工作室,形成了定期门诊、查房、手术和病例讨论等常态化工作模式,对我省胸外科微创手术技术以及早期肺癌一体化诊治水平起到了极大的提升作用。

  主要完成人:马冬春、朱峰、徐宁、王保明、朱学应、周胜年、徐先全、闵旭红、唐飞、徐建平、胡有洋。

  二、项目名称:安徽地区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早期筛查和治疗的标准化及推广

  项目简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是最常见的小儿骨关节畸形之一,早诊早治效果良好。相对于X线检查,B超没有放射性损害,为无创性检查,可以反复进行。在西欧国家,B超已成为一项常规的DDH的早期筛查手段,且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大、人口众多、城乡地区发展不均衡等诸多原因,尚未建立并进行大样本人群的DDH早期筛查机制,对我国DDH发病率及其发病特点尚缺乏统一的认识,因此借助超声检查及体格检查开展大样本DDH早期筛查和流行病学调查具有重要意义。

  安徽省地区DDH的筛查机制是利用完善的省市县乡村五级妇幼保健体系,对区县乡基层妇幼保健人员进行集中理论学习与操作培训,对辖区内所有出生后6周~24周龄婴儿的双侧髋关节进行体格检查,可疑或异常的患儿转诊至省市级妇幼保健中心及安徽省儿童医院,由小儿骨科医师对转诊患儿体检、超声等进行复筛并确诊,即初筛-复筛-确诊模式,达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目的。自课题结题并作为省级适宜技术推广以来,DDH患儿得到了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迟发性患儿数量明显下降,减少了手术痛苦和家庭负担,节约了医保资金,取得了显著社会和经济效益。

  专利: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多重注意力机制的骨骼年龄评估方法、中国、ZL 2020 1 0685114.X、2021年07月13日、CN 112006654、谢洪涛;张勇东;孙军;刘传彬;毛震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省儿童医院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神经肌肉刺激器、中国、ZL 2018 2 2060092.9、2019年12月17日、9774603、方继红;孙军;唐艳华;谢国萍;陈晓艳、安徽省儿童医院

  论文:[1]孙军,袁毅,刘永,宁波,吴梦琦,方继红,姚杰,杨芳,张亚鹏,周志林,白传卿,陈文建,张思成,袁亮,武凤芹.安徽省部分地区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临床观察[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8,53(3):475-479.

  [2]刘永,孙军.一期联合手术治疗延迟诊断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临床疗效分析[J].中华外科杂志,2017,55(3):228-232.

  [3]方继红,刘永,武凤芹,唐艳华,谢国萍,陈晓艳,孙军.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围手术期护理标准流程的应用及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7,52(9):1033-1037.

  [4]贾国强,孙军,王恩波,谢康,方继红,孙盈盈.“安全带征”在2岁以内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治疗方式的应用探讨[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8,39(4):290-295.

  [5]张思成,孙军,林昱东,袁亮,谢康,方继红,刘传斌,谢洪涛.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应用[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21,10(6):410-417.DOI:10.3969/j.issn.

  主要完成人:孙军、方继红、梁立科、陈文建、张思成、刘永、林昱东、武凤琴、袁亮、贾国强。

  三、项目名称:基因多态性与华法林、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个体化药效的相关性研究

  项目简介:通过检测华法林作用靶点——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1(VKORC1)、华法林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 2C9(CYP2C9)基因位点突变情况,将两者检测结果代入国际华法林药理学联盟(IWPC)建立华法林剂量预测模型,给予华法林用药推荐剂量,避免经验性用药带来抗凝不足或过度,缩短达标时间。阿司匹林是临床最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有报道认为5%-45%患者存在“阿司匹林抵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Ia(C807T、G873A)基因多态性与血小板膜GPIa/IIa受体密度有关,而血小板膜GPIa/IIa复合物是胶原最初的受体,在血小板与受损血管壁的黏附与聚集中发挥重要作用。氯吡格雷是一种前体药物,本身无抗血小板作用,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在4%-30%。口服后在小肠黏膜的吸收受到多药耐药基因(MDR1),编码的外排型转运体P-糖蛋白调控。吸收后经肝脏代谢,只有15%进行硫醇化的代谢活化,而硫醇化代谢活化过程主要由CYP2C19基因编码的肝细胞色素450和对氧磷酶1(PON1)等介导的,通过检测CYP2C19*2、CYP2C19*3、MDR1、PON1位点的基因多态性评估临床个体化用药效果。并通过血栓弹力图仪(黏度测定法)分别进行普通杯、巴曲酶(A)杯、花生四烯酸(AA)杯、二磷酸腺苷(ADP)杯四个通道的最大振幅强度(MA)检测结果由仪器分别复合计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血小板聚集抑制率,评价个体化药效。

  焦瑞宝,唐吉斌,周佳丽,朱娟娟,陈继中.GPIa基因C807T、G873A位点在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患者中的多态性分布[J].检验医学,2021,36(6):581-585.

  主要完成人:焦瑞宝,张盛,陈继中,朱娟娟,周佳丽,陈然,周慧,胡志军,袁园,唐吉斌。

  四、项目名称:替吉奥、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在不可切除胃癌患者转化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项目简介:手术切除是可能治愈胃癌的最主要手段之一。然而在我国初次就诊的胃癌患中,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比例高达65%-85%,部分患者甚至在初次就诊时已经失去了根治性切除的机会,即使勉强进行姑息切除,预后往往极差。因此,对于中晚期胃癌患者,在手术前通过转化治疗,降低肿瘤的临床、提高肿瘤根治性切除的比例、降低复发率是提高该类患者近、远期疗效的关键。本研究团队在安徽省内率先开展通过对符合纳入标准的局部晚期胃癌患者实施联合应用替吉奥、甲磺酸阿帕替尼及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therapy and embolization, TACE)的转化治疗策略,并研究发现基于替吉奥、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的转化治疗方案可以对局部晚期胃癌产生明显有效的降期疗效,且转化治疗后根治性手术成功率高,且能明显改善晚期胃癌患者的远期预后。

  3.苏昭然,束宽山,李坤峰,姚宜斌,王贵和.局部晚期不可切除胃癌转化治疗方案的初步研究[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21,28(02):248-251.

  4.肖俊峰,王昌青,王贵和.局部不可切除胃癌的转化治疗(附10例报告)[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21,25(02):101-104.

  5.苏昭然,王贵和,束宽山.区域性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对胃癌患者术后复发及生存的影响分析[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6,23(10):1239-1242.

  项目简介: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不足20%。放射治疗是不可切除局部晚期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即便与化疗联合,仍有高达50%的局部复发率。项目组在5项省市级课题支持下,围绕食管癌放疗基础与诊疗技术进行研究,取得了以下创新:

  (1)靶向抑制miRNA-21提示在食管癌细胞水平上促进凋亡基因caspase3、 p53 mRNA水平,并抑制食管癌细胞增殖,促进癌细胞的凋亡。提示miRNA-21具有明显的原癌基因样功能,可作为食管癌细胞治疗的靶标。

  (2)首次筛选出针对食管癌放射抵抗关键分子的小分子药物,联合放疗开展多项临床前期研究,证实Thioridazine等小分子靶向药物能够有效逆转食管癌的放射抵抗性。

  创新点二:整合分子标记物与临床病理因素,创立食管癌放射性肺损伤精准预测模型体系

  (1)在筛选放疗抵抗关键基因的基础上,建立食管癌放疗相关性肺损伤风险评估的“36基因模型”。

  (2)国内率先应用3-Plex qPCR技术对食管鳞癌患者病理样本进行筛查,发现一系列与放疗相关性肺损伤相关的异常基因表达,筛选出放射治疗的食管鳞癌患者肺损伤发生的标志物分子。

  (3)国内率先对接受同步放化疗的食管癌患者外周炎性因子HMGB1、sRAGE、 IL-10、TGF-β进行动态监测,并探索其动态变化水平与放射性肺损伤(RILI)发生的相关性。证实HMGB1及sRAGE水平与RILI的发生存在相关性,通过动态监测上述细胞因子水平,有助于放射性肺损伤的病情判断及评估。

  (1)构建基于深度神经网络对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使用频率,优化患者摆位误差。通过训练集训练深度神经网络,再使用验证集对神经网络进行初步评估。在完成深度神经网络的训练后,将正在治疗中的新患者的数据作为测试集,使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预测新患者的摆位误差。结果显示深度学习能准确预测患者摆位误差大于3mm的情况,且预测结果的可重复性好。

  (2)利用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 代替胶片法对多叶准直器(MLC)进行质控, 结果显示EPID可代替胶片对加速器MLC叶片到位质控方法可行,且其精度满足临床要求,适用于任意机架角的测量,具有广泛推广和借鉴意义。

  创新点四:创建放疗食管癌患者营养风险评估体系,规范围放疗期营养干预临床路径

  (1)国内首创早期系统化护理对食管癌放疗患者进行干预,证实早期系统化护理能够改善食管癌放疗患者营养状态, 抑制炎症因子释放,降低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 提升生活质量。

  (2)创建营养病房,并整合预后营养随访云平台,便于基层医生和家属直观评估放疗后营养情况。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项目发表相关论文6篇,授权专利2项。举办培训班3次,在3家三甲医院推广。

  3. 汪毅, 朱华庆, 王宇,等. 血清细胞因子表达与食管癌放射性肺损伤的关联分析[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21年28卷17期, 1333-1338页, ISTIC PKU, 2021:安徽省省级引才引智重点项目.

  4. 李红霞,李玉芝,高峻峰,刘思涵,葛磊,鲍扬漪,汪正广. miRNA21抑制剂对食管癌细胞凋亡的影响[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6, 51(8):4.

  6. 陆宏,耿春花,肖彬,汪毅,许阳.早期系统化护理对食管癌放疗患者的影响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21,19(07):1243-1247.

  新型实用型专利:一种光辐射野一致性检验的透明坐标胶片,专利号:ZL2019 2 1227899.5,权利人:高翔 曹征 宋双

  新型实用型专利:一种能自动进水并能精确控制水位的一维水箱,专利号:ZL2019 2 1227900.4,权利人:高翔 曹征 宋双

  六、项目名称:《综合医院-护理院-社区-家庭医养结合老年护理服务标准体系构建》

  项目简介:本项目于2019年立项中华护理学会课题,分别制定了综合医院、护理院、社区、家庭四种形式下的医养结合老年服务标准化体系,包含相同的一级指标为适老化环境及标识、服务流程、服务语言、服务内涵四个维度,分别构建不同的二级及三级标准指标。其中综合医院4项一级指标、19项二级指标、95项三级指标;护理院4项一级指标、25项二级指标、96项三级指标;社区4项一级指标、16项二级指标、88项三级指标;家庭4项一级指标、16项二级指标、88项三级指标。本项目是在日益严峻的老龄化的基本国情下应运而生,旨在推动老年患者医养结合护理服务分级标准化,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照护在机构、养老在家庭”的我国老年医养模式,可为今后不同形式的医养结合老年护理服务模式提供参考,后经实践应用,取得成果如下。

  (1)牵头制定和参与行业标准化项目(8项):2019年-2021年牵头制定5项,分别是安徽省地方标准《医养结合老年分级护理服务规范》、安徽省和合肥市标准化试点项目《医养结合老年护理服务》、企业标准《综合医院-护理院-社区-家庭医养结合服务规范》和《医养结合病区一级护理质量标准》;参与制定安徽省地方标准《医养结合型养老基本术语》、《养老机构疫情防控期间护理服务指南》两项;参与中华护理学会老年护理实践指南撰写研讨1项。(2)科技成果:主持和参与市级及以上相关科研创新项目9项,总经费支持共达118万元,其中课题《患病空巢老人“医养结合”运行模式构建》获合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城市社区医养结合四元联动整合照护智慧模型构建和实践研究获中华护理学会科技三等奖;发表相关论文30余篇、取得国家新型实用专利10余项、其中发明型专利1项,转化成果1项,获著作权保护2项。(3)学科影响力:2016-2022年先后获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协同网络核心单位、中国老年护理联盟理事单位、安徽省老年医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单位、合肥市老年护理研究中心、合肥市安宁疗护中心、老年护理获批合肥市第六周期特色专科等;老年护理团队在国家、省市学术团体任职20余人,多次接待全国、省市级同行的调研参观,在行业内树立了典范作用。(4)获批基地和团队:2017-2022年先后获批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老年护理产业学院》、安徽省第十三批“115”产业创新团队、全国医养结合医学人才培训项目安徽省医养结合机构医护人员培训基地、合肥市老年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和合肥市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5)人才培养:作为安徽省医养结合机构医护人员培训基地、合肥市老年专科护士培训基地,面向全省共培养医学人才200人。(6)成果推广及学术交流:2019年获全国“医养结合老年适宜技术推广基地”,我院老年护理适宜技术在全国推广,且多次在全国学术会议上进行经验交流。

  (1)潘爱红、于卫华、赵玉,等.综合医院-护理院-社区-家庭医养结合老年护理服务标准化体系的构建.国作登-2021-A-00216479.

  于卫华、戴夫、潘爱红.医养结合老年护理实践指南.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18.

  主要完成人:潘爱红,赵玉,于卫华,唐志红,贾金丽,杨彬,陈永倩,唐文聃,吴旭峰,倪刚。

  项目简介:针对目前盆腔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正确率低、术前临床分期不准确等问题,以早期、准确、无创的技术对盆腔肿瘤进行诊断及术前分期为目标,创新出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个性化联合应用研究,使准确度在常规技术基础上提高12%以上,帮助临床医师做出正确及时的治疗方案及预后的评估,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及治愈率,发表学术论文10篇。该项目为6家医院共同开展的多中心大样本研究,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夏黎明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吴飞云教授及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廖贵益教授一致评价认为:该项目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项目具有创新性,综合水平较高。

  1.王月月,夏春华.扩散加权成像及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在诊断子宫颈癌分期中的应用.临床与病理杂志,2019,39(4):786-793.

  2.王林林,高斌,夏春华.多模态MRI术前诊断子官内膜癌分期与分级的价值.实用放射学杂志,2017,3(7):1047-1051.

  4.夏仕勇,陈兵,宋超.磁共振高b值弥散加权成像在筛查前列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探讨,安徽医学,2018,39(6):742-744.

  主要完成单位: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省立医院),安徽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区),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八、项目名称: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重症感染(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

  项目简介:该课题在以往对重症感染(感染性休克)临床诊疗规范化研究的基础上,采用FloTrac/VigileoTM微创血流动力学系统监测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并根据其指标的改变给予及时支持治疗,采用桡动脉或股动脉穿刺法连续检测血流动力学变化,简单易行,风险性小,既没有Swan-Ganz导管给患者带来的风险和创伤,又弥补了无创监测存在的不足。目前已在省内4家医院得到推广应用,对于各种危重患者及有血液动力学波动的患者,尤其是在新冠病毒肺炎重型危重型患者的救治中,可大大缩短住院费用及平均住院日,容易在基层医院推广普及,并将进一步开拓医疗市场,有相当好的应用前景,会产生良好的收益,具有良好的社会价值。 该项目于2013年获得合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20年获得安徽医学科学技术创新三等奖。

  1.张琳,张金,等.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重症感染患者早期复苏目标导向治疗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2011,01:69-70.

  2.张琳,莫宝定,等.每搏量变异度监测在脓毒血症休克行机械通气患者血容量复苏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 2013,02:73-74.

  3.张琳, 杨薛萍, 等.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心源性休克患者复苏治疗中的作用[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4,03:173-175.

  4.张琳,章车明, 等.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感染性休克中应用体会[J].中国急救医学,2010,30(10):953-955.

  5.张琳,彭松, 等. 每搏量变异度在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预测中的价值[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3,22(11):1260-1264.

  7.张琳,郝明伟,等.动态监测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对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J].中国急救医学,2016,36(11)980-983.

  8.张琳,蒋道慧,等.每搏量变异度在预测老年脓毒症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中的价值[J].临床急诊杂志,2017,10:783-786.

  9.张琳,洪欢,等.早期乳酸清除率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J].临床急诊杂志,2016,12:930-931+934.

  九、项目名称:无创植入前胚胎遗传学筛查技术在辅助生殖临床中的应用

  项目简介:项目组以《无创植入前胚胎遗传学筛查技术在辅助生殖(试管婴儿)临床中的应用》为题申请2017年安徽省科技厅重点研究与开发项目,项目编号:1704a0802171。收集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合肥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胚胎培养的381份囊胚的培养液标本,全基因组扩增后,建立文库,通过二代测序进行检测分析。完成资料的统计、分析、归纳、整理,并撰写科学论文,于2020年6月提交研究成果并完成验收。项目组共发表1篇SCI论文,5篇中文期刊论文,获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项。同时该项成果也被推广至省内多家医院使用,发挥社会效益的同时显著增长了经济效益,因此特申请本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1.戴志俊,季钢,邹林兵,张芳芳,汪凌云,张奕,王静雅.冷冻载体上配子或胚胎解冻方法以及玻璃化解冻专用皿,发明专利,专利号:ZL7.7.

  2.朱健生,刘辉,戴志俊,邹林兵,张芳芳,汪凌云,张奕,王静雅,黄大雁.配子或胚胎低温冷冻保存装置.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9.6.

  3.洪名云,戴志俊.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辅助生殖技术管理系统V1.0.软件著作权证书,2019SR0873645.

  5.汪凌云,戴志俊,王静雅,邹林兵,张芳芳,张奕,朱健生,唐志霞,洪名云.无创胚胎染色体筛查在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中的应用效果,安徽医学,2019,40(12):1323-1226;

  主要完成人:洪名云、戴志俊、汪凌云、唐志霞、邹林兵、陈建荣、黄大雁、何芳、宣恒华、王静雅。

  项目简介:乙型肝炎是世界公共卫生重大传染病,本项目研究695对乙肝母婴血液/脐血/乳汁/唾液/周岁婴儿静脉血HBV-DNA载量/乙肝两对半/生化指标等。发表中文或英文乙肝研究论文12篇,获得两项专利;结果发现血液/乳汁/唾液任一标本HBV-DNA≥1000copies/ml,有传染性,不宜母乳喂养;发现血液/乳汁/唾液是乙肝病毒传播重要途径。根据2021年度查新报告了,从2017年至今,本项目研究内容在所查国内外文献中未见相同报道,积极推广,达到从传染病源头切断乙肝病毒传播,推进行业疫情防控,提高出生人口身体健康。

  黄晨艳等.围产期母血与脐血乙肝标志物及DNA载量关联性研究. 中华实验与临床病毒学杂志 2012,26(5):324-327

  黄晨艳,方有兵,蔡娟,等.围生期产妇血清、乳汁、唾液乙肝病毒标志物间的关联性研究.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11,26(26):4081-4084.

  方有兵,黄晨艳,刘贵育.乳汁HBV-DNA定量时标本处理的优选及临床应用.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2011,26(17):2664-2666

  张静,黄晨艳.553例产妇血清、乳汁、唾液中乙型肝炎病毒-DNA载量的检测及相关性研究.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2,28,(4):294-297

  黄晨艳、方有兵、李明.围产期HBV-DNA载量与实施母乳喂养安全性研究,中国成果证书12045-01

  十一、项目名称:应用多普勒超声测定多血流参数评价迟发型宫内生长受限胎儿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项目简介:本组研究针对性选取了在胎儿循环重要环节(胎儿-胎盘循环、脑循环、心脏-外周血管循环)中具有代表意义的血流参数进行分析,包括脐动脉、大脑中动脉、静脉导管和心脏三尖瓣口血流;右室Tei指数。通过分析这些血流参数值的变化来评估多普勒超声技术对IUGR的监测作用。这种根据多个血流监测标记物分类,更能准确区分真正的LO-IUGR胎儿,可用于识别其发生围产期不良结局的风险。同时使用TDI测量心肌做功指数,有助于发现这种高危儿的存在,评估其心功能变化。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发表论文4篇,其中SCI一篇,北大核心期刊论文3篇

  1.李雪蕾,周盟,王珊珊.小于胎龄儿与晚发型宫内生长受限胎儿右室心肌做功指数的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21,37(03):299-302.

  2.李雪蕾,黄婷,周盟,张和平.胎儿脐静脉血栓形成的产前超声表现及预后分析[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21,37(12):1420-1424.

  3.许云燕,李雪蕾,高玲,彭梅.宫颈弹性技术对临产前宫颈成熟度的评估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21,37(08):907-910.

  十二、项目名称:合肥地区母血清产前筛查中位数的建立、优化及临床应用研究

  项目简介:该项目为合肥市科技局项目“合肥本地区血清产前筛查中位数的建立及临床应用研究”(编号2012-31)。产前筛查是我国出生缺陷二级预防的重要手段,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产前筛查风险评估软件内嵌有生产厂家给定的各指标中位数方程,但由于种族差异、地域差异,直接引用内嵌参数会导致中位数的偏移,从而影响风险计算结果。本课题筛选了2003年-2012年符合入组标准的33638例孕中期母血清标本,对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用Elipse软件建立了本地化的AFP、Free β-hCG和uE3孕周中位数方程和体重矫正方程。本地化之后,各指标MOM中位数水平均在0.9-1.1之间波动,达到理论水平,同时检出率提高到76.9%,假阳性率从5.47%降到4.26%,大大提高了筛查效率。本研究对合肥及周边地区开展产前筛查的实验室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与指导意义,在安医大一附院等12家开展产前筛查的单位借鉴了本单位的中位数方程,并在实际应用中再次验证了其真实性、有效性。研究的经验总结以会议、交流、论文等多种方式传递给安徽省内外的同行,更好地推进产前筛查工作的运行,提升了产前筛查工作效率。本项目全流程进行质量控制,数据准确、样本量大、分析全面,创新水平高,能较好代表合肥及周边地区的孕妇群体水平,临床应用价值较高,促进了专业队伍和人才建设,推动了科研发展,该项目已通过专家组验收鉴定,并于2015年7月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合肥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并于2020年获得安徽医学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1.许晓红等.孕妇血清AFP、F-βhCG联合筛查胎儿出生缺陷的分析.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5(5):481-483.

  2.许晓红等. 产前筛查中位数和体重修正结果的临床意义.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1,46(2):158-161. (安徽省第七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

  3.许晓红等. 合肥地区Down氏综合征筛查中位数方程研究.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4,49(1):47-50.

  4.许晓红等,中孕期二联和三联血清学产前筛查效率的比对分析,输血与检验,2019,21(5):506-509.

  项目简介: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是复杂精神疾病发病机制,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迅速发展,宿主代谢被发现受自身基因和肠道菌群基因的双重影响,宿主和菌群之间进行着活跃的代谢交换以及“共代谢”过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作为环境因素可能参与多种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生,如自闭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帕金森病和癫痫等。鉴于此,本项目旨在通过结合微生物组学、代谢组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研究方法,探索肠道菌群与宿主共代谢相互作用在复杂精神疾病中所起的作用,绘制肠道菌群及其与宿主共代谢产物特征图谱,明确疾病特异性功能微生物(群)及其参与的代谢通路,建立可监测的分子诊断模型,揭示肠道菌群是否为复杂精神疾病的环境风险因素,为进一步研究复杂精神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提供生物学基础。

  7.陈苑苑陈京红张许来朱翠珍。抑郁症伴慢性疼痛炎性机制的研究进展。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21,21(9), 6。

  十四、项目名称:微创牙冠延长术的临床研究和推广应用

  项目简介: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基础,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保留自身牙齿的意识日益增强:一方面,龋病作为口腔常见病,是出现残冠残根的元凶;另一方面,外伤也增加了残冠残根的发生率。牙冠延长术能够保留大量残冠残根,满足了患者保留自身患牙的需求,不仅克服了拔牙造成的不良心理影响,而且大大节约了患者医疗费用。随着现代医患对手术精度、美学要求的提高,牙冠延长术的常规术式显露其弊端:易破坏龈,影响组织愈合及美观;牙根与牙槽骨颜色相似,易损伤牙根或造成去骨不完全;创伤较大,术区温度高影响骨的愈合;止血、清除骨屑能力差,视野不佳等。为此,项目组围绕如何实现精准且微创的的术式,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研究及推广应用,取得了下述成果:

  本项目组初期的研究是将微创理念应用于牙冠延长术,建立了这一术式的基础模式:术者头戴放大镜,使用显微牙周手术器械进行保留龈的切口;结合超声骨刀去骨,减少了术后并发症;采用5-0可吸收缝线,降低了感染的风险。这一研究自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作为合肥市自主创新政策“借转补”项目(合政〔2014〕62号)的科研成果,发表论文3篇(其中北大核心期刊1篇)。

  本项目组在后续的研究中为改善前牙牙冠延长术后的牙龈美学效果,应用了美学比例尺指导术中切龈去骨位置,大大提高了手术的精准性。相关研究进行了2项科研立项:①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合肥市卫计委应用医学研究重点项目(hwk2016zd012);②2017年9月至2019年8月合肥市自主创新政策“借转补”项目(YW6),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项、发表论文4篇。

  近年来项目组结合计算机设计,利用三维数字化微笑设计联合双定位冠延长导板系统精准指导手术及后期修复。根据美学原则进行可视化牙齿美容设计及对口腔软硬组织进行数字量化的设计,模拟出理想的治疗后效果,使得牙冠长宽比例、微笑曲线、个性特征、患者参与度和整体满意度以及PES/WES评估等均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一研究自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作为合肥市自主创新政策“借转补”子项目(J2019Y03)的成果,在北大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

  本项目经临床实践,总结了一系列微创牙冠延长术联合精准美学设计的关键技术。目前,在我院已完成病例176例,并在省内五家具有影响力的单位推广应用。共举办3次国家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并通过新闻媒体、国家级大会发言以及网课等形式将该关键技术在国内进行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

  1.汪涌,陈莹,姚莉莉. 微创牙冠延长术的临床疗效评价[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6,32(08):472-475.

  2.王雪纯,汪涌,许晓波,等.数字化冠延长导板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上海口腔医学,2022,31(03):260-264.

  3.金园园,汪涌,邬建华. 微创牙冠延长术改善前牙牙龈美学效果的临床观察[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8,34(11):682-685.

  主要完成人:汪涌、姚莉莉、高璐、黄忠锁、笪海芹、陈莹、夏婷婷、王安琪、蔡松梅。

  十五、项目名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不同人群中的传播及防控策略研究

  项目简介:本项目通过调查不同人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情况及传播方式,描述合肥市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新冠病毒的自然史、传播模式和诊断方法,包括基本再生数、有效再生数、传播代际间隔时间、暴露方式、暴露频次感染情况,提出针对不同人群疫情防控措施。通过计算不同防控阶段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的基本再生指数,得出不同防控策略对疫情防控的效果,总结出不同阶段应对策略及效果,为制定有针对性的疫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1.刘旭祥,孙瑜,赵科伕,等.合肥市妇幼人群感染新冠病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20,26(06): 415-417.

  2.陈丽丽,尤恩情,刘旭祥,等. 合肥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早发现”分析[J].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21,27(01) 10-15.

  3.王茜,刘旭祥,尤恩情,等. 合肥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发病情况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 2020,27(07):769-771.

  主要完成人:刘旭祥、赵科伕、胡中旺、张文艳、王茜、金晶、尤恩情、孙瑜、陈伟、冯金保、王波、曾臻、张磊、吴金菊、王文靖。

  主办单位: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未经许可 禁止非法拷贝或镜像皖ICP备05003851号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屯溪路435号邮编:230022网站运维电线网站地图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