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软件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软件头条

软件头条

科室见面会|中国医大一院浑南院区神经外科的学科建设

中国软件网2023-03-15软件头条跨境软件
无线电软件,跨境软件,企业起名软件,科室见面会|中国医大一院浑南院区神经外科的学科建设,无线电软件,跨境软件,企业起名软件在建设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和国家级肿瘤治疗中心的大背景下,中国医大一院浑南院区神经外科于,

科室见面会|中国医大一院浑南院区神经外科的学科建设

科室见面会|中国医大一院浑南院区神经外科的学科建设,

  无线电软件,跨境软件,企业起名软件在建设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和国家级肿瘤治疗中心的大背景下,中国医大一院浑南院区神经外科于

  欧绍武: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浑南院区神经外科是一个新成立的病区。我们医院正在建设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和国家级肿瘤治疗中心,在此大背景下,2021年12月下旬,医院成立了浑南院区神经外科,这对于推动医院神经外科的总体发展,学科建设非常有好处,也是学科发展的一件大事。

  欧绍武:浑南院区神经外科成立到现在正好半年时间,总体工作的开展还是比较满意的。这半年时间我们完成了600多台手术,其中4级手术比例达到了95%,应该说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目前我们团队共有医生23名,护士33名;以浑南院区为主基地,在浑南院区有两个病区,老院区(和平院区)有一个病房;现在有85张核定床位。

  目前亚专业齐全,我们团队在神经肿瘤、颅底、内镜、神经血管、神经介入、小儿神外、脊髓脊柱、功能神经外科、神经重症及创伤等亚专科上都达到了一定水平。在全体同事团结协作和共同努力的前提下,我们力争把神经外科的工作推向进一步的发展,也为医院,为神经外科的发展做出我们团队的贡献。

  欧绍武:我们设计的目标是每年手术量力争达到1200~1300台左右,并且尽量提高手术的级别,也就是说一些疑难的、高难度的手术在我们这里的团队完成。这是配合医院区域医疗中心和国家级肿瘤治疗中心的建设工作,打造高水平、高端学科,齐全的团队,这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王运杰:我们科室在全国是第一批比较有规模、独立建制的科室。我们科翟允昌教授参加了最早在北京的1953年第一届神经外科专科培训班,回来后就组建了神经外科。翟允昌在国内是非常有名望的一位老教授。改革开放以后,杨国瑞教授担任科室第二任主任,神经外科规模更加壮大了。

  2001年,我担任科室第三任主任之后,科室规模逐年发展不断扩大,从最开始40张床,扩到60、90、100张,最后到200张床。我是1990年和1995年两次去日本学习,在全国算比较早、比较正规从国外引进显微手术技术。当时日本也援建了我们一批手术显微镜、床、头架、立体定向仪、电凝等,所以借此机会,我们从1995年开始就把显微手术在全国比较早的开展起来了。然后显微手术开始普及,真正走上正规的道路。

  王运杰:到现在为止,科室的亚专业建设非常齐全,比如颅底组,我带领陶钧教授等做颅底;血管病组有梁传声教授、石强副教授、温志锋副教授、李心国医生等,血管病在国内也是非常早的学组;胶质瘤有欧绍武主任等;功能组有王军教授等;神经内镜组有王义宝教授、王勇教授等,脊柱脊髓组有王明昊副教授等。

  我们每个专业组的建立都有特点:一是每个组有一定的床位,二是每个组的学术带头人都是在国外培训学习回来的,如欧主任、梁传声、王勇是在日本培训;王军、王明昊、王义宝等是在美国培训等。

  这样的话,科室专业分组划分比较好,因此现在科室走上了一个良性的发展道路。

  陶钧:我们颅底组主要工作包括:颅眶沟通性疾病、前颅底、海绵窦疾病、岩斜区脑膜瘤、枕骨大孔区脑膜瘤、颈静脉孔区脑膜瘤、松果体肿瘤等。

  在岩斜区脑膜瘤上有我们自己的专业特色,因为我和王运杰教授追踪岩斜区脑膜瘤疾病已经10多年了,2014年在《欧洲神经外科学报》上发表文章,专门论述岩斜区脑膜瘤。在国际上提出了我们自己的分型方法,给岩斜区脑膜瘤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半定量的评价方法。并且在此基础上,对于各个手术入路和岩斜区脑膜瘤治疗提出了我们的经验和介绍。在该领域,我们有一定的发言权和经验。

  陶钧:在专业领域里,有很多国际国内的医生可能擅长某一个手术入路,比如国际上萨米教授比较推崇乙状窦后入路,但岩斜区脑膜瘤是很复杂的疾病,从小到大可能累及到后颅窝、中颅窝、海绵窦,甚至长到蝶窦等很多区域,我认为用一种手术入路去评价这种复杂的疾病显然不科学。

  每个手术都有特定解剖的适应和不适应范围,有优点也有缺点的地方;选择不恰当时,单一入路对疾病处理不一定合适,所以我们把岩斜区脑膜瘤分成A、B、C、D、E区域后,在影像学上先评估,比如累及到某个区域时,就可以适合2~3种的入路,那么医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入路;有些明显不适合或者做不到的入路,如果医生选择这样的入路对处理这种复杂的疾病就不适合。

  这么多年来,我们对额眶颧Kawase入路、乙状窦前-远外侧联合入路等颅底入路都普遍应用过,对大、中、小的岩斜区脑膜瘤有深刻的体会,就是一定要找到最恰当的方法,甚至是联合入路和分期入路来处理这样一组复杂的疾病。

  夏俊哲:目前我所承担的工作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做颅底手术相关内容,比如前中后颅底病变手术,一是做胶质瘤手术,可能后者我负责相对多些。

  功能区胶质瘤手术可以说是现在胶质瘤手术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难点和热点,不但要完整的切除肿瘤,还要尽可能保留功能。这里边包括两大部分内容,一是肿瘤切除程度和术前评估,术前可能要有相应精准的影像学测量;一是术中监测,可能在不同区域肿瘤用到包括术中皮层的定位,术中唤醒等,这也是欧绍武主任团队已经从事很长时间并且非常有经验的一部分工作。

  夏俊哲:对于术中荧光的操作,实际上我们很早以前就开始了,王运杰主任最早用徕卡显微镜的血管术中荧光成像,在动脉瘤治疗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对于黄荧光和5-ALA,我们现在在浑南院区,尤其我们国家肿瘤医疗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团队中,也有比较好的设备支持我们应用,这一定是胶质瘤未来手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术中荧光的应用,包括黄荧光和5-ALA,据我的经验,低级别胶质瘤界限很清楚,和级别比较高的肿瘤相比,这种荧光能够给我们提供帮助的程度要稍微差些;我们更需要反而是那些界限并不是很清晰的肿瘤,需要精准界定肿瘤的边界到底在哪里。

  我本人的经验,有包括之前通过学习班学习和其他老师交流,在代谢方面,对于高级别胶质瘤,5-ALA成像的效果更好。

  夏俊哲:胶质瘤手术量我们团队每年都在200多例,现在我们也在通过体系化和团队一起努力做胶质瘤的研究,从开始一直到后期随访的工作。

  班允超:我在王运杰主任、陶钧主任带领下,主要从事和颅底肿瘤方面工作,更多做中、后颅窝手术,包括听神经瘤、后组颅神经鞘瘤等相对多些。

  我个人更偏向于影像学处理,包括术前规划、影像重建等。就是说,对于复杂的颅底手术,在术前要先对病人CT、核磁、血管检查等资料重建出大致的影像信息,然后制定手术入路。我使用的软件以3D slicer为主,入手相对容易,并且它可以结合CT、核磁等多模态的融合。

  班允超:我认为,3D slicer可以从基础,最常见的疾病入手,比如常见的颅骨骨折,或脑出血通道穿刺定位,可以在术前制定出手术的方向、角度和穿刺的深度。积累经验后再往下,可以重建神经肿瘤、血管病等,并且融合CT和核磁等数据,这对于复杂颅底手术非常有用。

  班允超:我感觉,保面在国内国际上已经成为必保的一个项目,如果面神经保留率比较低是说不过去的。在我们这里,一是神经解剖的保留率,一是术后功能的保留率。相对来说,神经解剖的保留率在95%以上甚至99%以上;随着我们的随访,相当一部分病人,术后功能的恢复也比较好。现在我们更追求保听这方面,这需要术中电生理监测,包括各方面的协调,是我们所追求、想要实现的。

  王义宝:我从2012年开始神经内镜的工作,2012年我们做了60例,之后逐年的增长。从2018年后,我和王勇教授逐渐放弃开颅手术,以鼻颅底手术为主,2018年我们做了260多例,2019年300例,到2021年例数超过470例。当然,这其中大部分是垂体瘤,占比70%左右,其它有颅咽管瘤、鞍结节脑膜瘤、脊索瘤,处于中线颅底内外沟通性肿瘤等。

  王义宝:第一,垂体瘤的病例最多,其中鞍隔完整的垂体瘤非常适合内镜处理;另外,哑铃状生长进入脑内的肿瘤,我们也是很早开始尝试通过内镜经鼻一期来处理,因为这种肿瘤还是位于中线,以前可能采用开颅手术。这组病例在垂体瘤中占比5%左右,我们统计有100多例垂体瘤完全长于脑内并突破鞍隔的肿瘤。

  第二,斜坡脊索瘤,王运杰主任认为斜坡脊索瘤是显微镜最不好处理的疾病,我们在王运杰主任指导下,从2014年开始对斜坡脊索瘤做了很多工作。前段时间统计,我们斜坡脊索瘤内镜手术例数150多例,从数量上在国内也是比较领先的水平,包括上中下的斜坡脊索瘤。我们还对斜坡脊索瘤提出了自己的经鼻内镜分型,用于指导手术,也可以指导预后,对患者的综合治疗也有一定的意义。

  第三,颅咽管瘤,这也是开颅比较难以处理的疾病,我们现在颅咽管瘤手术例数也能达到200例。颅咽管瘤,经鼻内镜手术是一关,术后还是一关。颅咽管瘤经鼻处理的病变超过一定的范围后,反应也不轻,术后依然会出现尿崩、离子紊乱,下丘脑反应等,需要有一个很好的团队才能把疾病处理好。

  另外,全科的病例都集中在一个治疗组里,有更多的病例,可能总结出更多的经验,才能把这个病治得越来越好。

  王勇:我在中国医大一院浑南院区神经外科神经内镜团队,日常工作是和王义宝教授主攻颅底中线肿瘤的经鼻手术。除此之外,主管成年或者小儿的脑积水,通过微创的手段进行除了分流之外的脑室镜手术。

  王勇:我们有自己专门的评估团队,用脑脊液电影显像先把患者筛出来是梗阻还是非梗阻的;对非梗阻的患者由神经内科团队进行评估后,我们再采取适合做分流或脑室镜手术。以前我们医院在这是片空白,现在我们把这空白给堵上了。

  王勇:我和王义宝教授进行颅底内镜手术同时,还开展了视神经管减压、甲亢突眼减压,包括眶尖综合征的处理、眶尖肿瘤的活检乃至切除,还有一些交叉性的耳鼻喉科眼科都不愿做的病种,而难治性额窦炎、反复复发的脑脊液鼻漏等,这是我们团队能做的内镜术式。

  王勇:我们从2016年开始,尝试了很多修补方式,现在的修复成功率基本上95%以上,而且我们现在每三个月都会对下级医院进行内镜学员的培训,通过三个月带教手术,学员能掌握简单的垂体瘤手术,内镜脑出血手术,包括相对简单的鼻漏手术修补。另外,每年都有蛇牌学院培训,我们也承担了一定的教学任务。所以对于修补,我们不但有神经外科的技术,还有耳鼻喉所需要的这些手段。

  王军:我刚开始选专业时就选择了立体定向和功能神经外科亚专业,目前我也是医院浑南院区神经外科病区副主任,主要从事功能神经外科方向。

  目前,我们功能神经外科团队的四大部分内容开展得非常好,第一是癫痫外科,欧绍武主任曾经领衔开展的亚专业,我们在东北地区也是最早开展了关于DBS手术治疗难治性癫痫,也开展了包括VNS手术、癫痫病灶切除性手术等。

  第二是运动障碍性疾病,这部分的疾病内容一直是我们的强项,包括DBS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等,我们都在国内走在前列。特别是在东北地区,我们最早开展多通道微电极引导下DBS手术,也最早开展关于全麻下DBS手术。最近,我们也在和国内大的单位进行合作,发表了关于肌张力障碍DBS治疗新的靶点。整体讲在运动障碍性疾病,我们做的比较靠前,而且在全国运动障碍性疾病里,我们参与了包括帕金森病手术,特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特别是梅杰综合征等6大专家共识。

  第三是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包括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等,还有周围神经外科等,这部分内容由我们团队李志鹏教授负责,他会详细讲解(见下文)。

  第四是包括精神外科、神经病理性疼痛等的治疗。实际上,在辽宁省乃至东北地区,我们也是最早开展比如脊髓损伤、臂丛神经损伤等脊髓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治疗手段除了我们医院常用包括脊髓电刺激(SCS)之外,还特意开展了脊髓后根入髓区切开术(DREZ)治疗这种顽固性疼痛。这种手术方式效果非常确切,整体费用比较低,也为广大患者解决了很多病痛。

  整体而言,功能神经外科这四大部分内容,我们在浑南院区神经外科开展的有声有色,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李志鹏:我主要从事的专业方向叫颅神经疾病。功能神经外科是近10年发展最快的一个神经外科亚专业,主要包括帕金森、肌张力障碍、癫痫,其次颅神经疾病等。

  我跟着欧绍武主任一起做关于颅神经疾病方面的工作。在欧绍武主任带领下,我们率先提出了颅神经疾病分类的概念,把颅神经疾病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等传统的颅神经疾病;另一类包括面瘫,三叉神经感觉缺失等进行颅神经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的重建,也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

  李志鹏:我们团队从2018年开始,率先在东北三省完成全内镜下微血管减压手术(MVD)治疗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在国内也是开展比较早的全内镜手术;2019年,我们独立开展了三叉神经痛球囊压迫手术(PBC);2020年,我们也是独立完成了舌下神经和面神经端侧吻合术;2021年我们完成了外伤性面瘫颞骨骨折进行颞骨全程面神经减压术;今年我们顺利完成了舌下神经、颈神经双神经联合移植治疗中期面瘫。

  今年,包括未来几年,我们还有很多要开展的新技术,包括面肌痉挛,梅杰综合征的茎乳孔面神经射频,三叉神经感觉缺失之后进行神经感觉重建术等等,这都是我们未来工作的重点。

  胡锦渠:我在浑南院区神经外科主要负责功能神经外科癫痫的术前评估和外科治疗,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等工作。

  对癫痫外科治疗,我们目前主要以切除性手术为主;小部分儿童像大脑半球切除等相对姑息性的方法;关于神经调控疗法,我们团队在东北地区也率先开展了DBS和VNS手术。

  术中切除范围的判断一是术前的详细评估,结合术前磁共振表现,脑电图症状,包括功能性检查,确定致痫灶,然后可以结合导航、脑电图监测,功能定位等把病灶精准的规划定位和手术切除。

  胡锦渠:一般有明确病灶,脑电图和病灶的位置,包括症状相符的癫痫患者,切除性手术效果最好;有些低级别肿瘤,如皮质发育不良等,经过精准评估,外科治疗效果比较理想。而且,在切除性手术中,特别是位于重要功能区的病灶,我们团队也是在东北地区率先开展了术中唤醒等手术技术,即保证了病灶的精准切除,也保护了重要的运动及语言功能等。

  现在我们医院是三级癫痫诊疗中心,由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电生理、儿科、影像科等联合多学科会诊形式,通过各种影像检查、功能性检查、脑电图,包括症状等分析评估各种癫痫疾病。

  梁传声:我们医院的神经介入是从1997年开始的,到现在已经有25年的历史了,对颅内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性病变,不论是出血还是缺血都覆盖了,我们技术、理念、理论和全国先进的单位都保持一致。我们也是处于神经介入的前沿阵地,所有血管性疾病,我们都可以用介入方式进行辅助神经外科治疗。

  梁传声:对于出血性疾病,神经外科医生操作起来优点很多,因为对这种病,神经介入只是治疗的一个方面,如有的动脉瘤需要进行开颅夹闭,有的动脉瘤虽然不用开颅夹闭,但是术后得进行清除血肿,或者做脑室外引流,所以神经外科医生做这方面的工作就显得得心应手。

  但是其他科医生如果掌握了神经外科、神经内科或放射诊断科等知识也可以做,这不是哪个科能垄断的一项技术,实际上不论专业出身,哪位医生掌握了整体的知识都可以做。

  梁传声: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在工作中遇到一例大脑中动脉,解离性的巨大动脉瘤,未破裂,我先后给该患者做了三次介入,那时候还没有血流导向装置,所以是用传统的方式总是复发,最后我们不得不采取开颅架桥闭塞,把开颅手术和介入手术融合在一起,最终治愈了患者。

  所以说现在颅内血管性疾病单靠介入,想完全独打天下,还没到那种程度,还是需要开颅和介入的技术手段融合在一起,这是发展方向。

  我们医院2010年开始了复合手术,当时在全国还算很早的,但运行一段时间后,现在做的越来越少,原因是复合手术整体时间很长,但是复合手术确实有它的优势,比如血管畸形,我们先进行栓塞再切除,然后再经过造影看有没有遗漏,但是一定要把握好适应症,复合手术不能代替分期手术。

  石强:血流导向装置的发展,在介入血管治疗领域,无疑是里程碑的介入技术。血流导向也叫密网支架技术,就是利用编织支架导丝遮挡住瘤颈,既起到了血流导向的作用,又促进血管内皮覆盖瘤颈,达到瘤颈的痊愈,又能保证穿通支血流的供应,不至于导致缺血事件的发生。

  我们从2010年开始陆续做了几例密网支架,但是并不多。从2021年10月份,随着国家医保政策已经把密网支架纳入医保,我们对疾病逐渐了解过程中,病例数也在逐渐增多,现在很多难治性的动脉瘤疾病都通过密网支架的技术得到了医治。现在我们每周都有2~3例这种病例,目前我们利用密网支架已经治疗了将近100例复杂性的动脉瘤。

  石强:现在密网支架治疗的适应症主要在未破裂动脉瘤,但是随着我们对密网支架技术的掌握,包括对这技术的探讨,在破裂的动脉瘤中也应用了密网支架,如一些难治性的动脉瘤,在急性破裂时也能得到医治。

  辽宁省和其它省市基本一样,由于密网支架释放技术还需要一定的病例累积,需要学习知识的曲线来掌握,所以目前还集中于我们这几个大中心,我们中心这几位教授现在不仅仅可以自己做,而且有带教资格证;随着我们对基层医院医生的培训,把密网支架的技术下沉,让更多基层医院医生掌握这项技术,未来这项技术能够让更多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受益。

  石强:宽颈动脉瘤,尤其介入很容易复发,但是有密网支架技术治疗后,尤其是在治疗后的三个月半年复查,给人非常振奋的结果;很多宽颈动脉瘤复发率非常低,而且也能够保证其它穿支血流供血,不至于发生的缺血事件。

  以前密网支架技术刚刚开始发展时,由于材料和治疗经验相对不足,可能外科和介入各占一半;现在随着材料的进步,医生对密网支架技术日臻成熟,越来越多的动脉瘤,包括以前做不了介入的,现在也可以做介入了,而且复查结果,动脉瘤痊愈比例非常高。现在有个统计,动脉瘤在我们中心大概90%左右都采用了介入治疗。

  温志锋:我从事神经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大概有20年了,目前更专业的划分是颅内动脉瘤血管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各种缺血性疾病,比如颈动脉狭窄,椎动脉狭窄,锁骨下动脉狭窄,大脑中动脉狭窄,基底动脉狭窄的诊断和介入治疗。另外一个是目前国家比较推荐的急性脑缺血性卒中的急诊取栓的诊断和治疗,以及相关的脑血管疾病。

  温志锋:如果4.5小时之内溶栓有效,我们就不参与取栓;如果4.5小时患者溶栓之后,症状并没有缓解的大血管闭塞,积极进行取栓治疗。

  温志锋:目前我们一年手术量1000例左右,脑血管造影更多。在东北,我们医院是一家比较强大的综合性医院,不管是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以及神经血管的介入和血管病的复合手术,在国内甚至国际上都是比较前沿的。

  温志锋:复合手术中目前更加热门和前沿的,第一种是后循环的缺血狭窄的复合手术,血管内治疗无法达到,给予造影辅助,同时对大脑后动脉和枕动脉搭桥吻合术,术中提供足够的造影支持;第二种是血管畸形,我们栓塞的同时,把血管畸形团切除掉,甚至开颅医生可以把静脉或者动脉打开,给介入栓塞创造很好的通路,把手术难度和风险度降到最低。

  温志锋:前段时间国家卫健委举行了一个全国性的神经介入血管治疗的比赛,我是青年评委参与评审。动脉瘤介入治疗后复发非常关键,一是手术技术要达到很高的水平,以及治疗之后要尽可能达到动脉瘤raymond分级的1级,这样就不太容易复发,我们努力争取达到1级。对于大动脉瘤,目前更多应用是弹簧圈结合血流导向装置,或者血流导向装置治疗,能够提高动脉瘤治愈率,减少它的复发。也就是说我们对于手术技术和材料的选择,要根据患者动脉瘤的具体情况,在保证手术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复发。

  仇波:我在科里主要从事神经肿瘤兼做小儿神经外科的工作。小儿神经外科和成人神经外科有很大的区别,疾病谱差异很大,比如成人常见的脑膜瘤,小儿非常罕见;而生殖细胞肿瘤,成人很少见,但是在小儿中非常常见;另外,在脑积水中,成人最常见的是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但是在儿童中常常是先天性脑积水,或者继发性的,比如小儿出现颅内出血感染或者肿瘤手术后的脑积水,而成人外伤后的脑积水或者突然高血压脑出血或者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出现脑积水相对多见。

  此外,儿童肿瘤的内在驱动机制和成人也不一样,如成人胶质瘤最常见的胶质母细胞瘤,最新发现其分子机制和小儿高级别胶质瘤在基因上基本都是远亲,没有交叉或类似的分子通路,所以同样都是进行切除手术,但说预后大不相同,治疗方式也不一样。

  仇波:儿童和成人肿瘤发生的位置不一样,儿童肿瘤大部分可能在中线部位,比如松果体区、四脑室或者幕下或者脑室内,而成人幕上、侧方、颅底可能都有。所以如果做手术,我们需要对这些解剖结构的有更多了解,另外儿童脑组织相对比较娇嫩,不管是动脉还是静脉更容易损伤,儿童脑组织本身牵拉比较难,操作空间也小。儿童做手术时,器官相对比较脆弱,血容量不足,抵抗能力差,对麻醉、手术、术中止血要求都非常高。

  仇波::我们科小儿神外之前并不是传统优势项目,后来从王运杰主任开始,我也兼着做小儿神外,现在儿童门诊量也很多,每年手术量约100例左右,各种各样的儿童疾病都有。

  王明昊:我毕业之后一直从事颅底专业,从2018年到2020年,我在科室的安排下,到美国学习颅底实验室工作以及神经脊柱脊髓亚专业,回来后科室欧绍武主任和王运杰主任领导下,逐步开展了神经脊柱脊髓亚专业工作。

  2021年我个人完成了130余例手术,其中90余例还是传统的椎管内肿瘤,包括椎管内外沟通肿瘤手术;剩下30多例手术,我们逐渐把病种扩展到脊柱脊髓的外伤、退行性病变包括颈椎病、腰椎病。除了开放的手术,我也开展了微创的手术,如颈椎前路ACDF手术,椎间孔镜手术等,我们也都陆续开展了。

  王明昊:其实我也观摩过兄弟科室骨科手术,他们通常还是传统的肉眼下做,如颈椎前路ACDF手术。其实做ACDF手术时,间盘的间隙非常窄,肉眼观察非常不容易,而显微镜的观察效果,非常好,我个人经验是,显微镜手术的优势非常大。

  王明昊:我个人体会,手术时间确实有可能会变长,但是比起术中止血效果、观察效果的提升,时间成本付出很值得。而且在手术技巧提升和患者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神经外科医生手术时间并不比骨科的长,但手术效果确实优于骨科医生。

  王明昊:对于力学的理解,是需要我们从头学习,尤其是要向骨科等兄弟科室学习的地方,把它当做一门新学科逐渐了解,其实并没有那么难,然后再通过多学习了解病例、患者,从理论到实践过程中,逐渐完善理论体系,从而指导临床工作。另外,我个人在美国期间也发表了两篇关于脊柱力学的文章;也参与了神经外科经典教科书《尤曼斯神经外科学》编写章节,叫脊柱手术学解剖,这也是一个逐渐学习的过程。

  张恒:我的学历有点复杂,是神经外科硕士、重症医学科博士,我的硕士导师是王运杰教授,博士导师是马晓春教授,2011年前后,王运杰主任把我调过来组建神经外科ICU(NICU),那时全国NICU也是刚刚起步。现在我们科室NICU在国内神经外科中属于第一梯队,个人担任中华医学会神外重症管理专家协作组常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重症学组常委、中国医促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学救援协会生命支持技术分会委员等兼职。

  我们主要负责急诊、创伤、卒中(出血性卒中和缺血卒中)的急诊术后神经重症治疗。

  张恒:亚低温技术,在国际上,包括新英格兰杂志等有很多相关的研究,但多数都是阴性结果。但这样的结果,并不意味着亚低温技术对于严重颅脑损伤、急性脑损伤没有效果。其实这是要求高质量的神经ICU和体温管理,才能达到理想中的结果,其中神经重症标准化治疗是基础,必不可少,比如目前我在中国冷静治疗组里负责的气道呼吸管理的培训与研究,就是为了亚低温治疗在做底层的医疗行为改善;只有气道呼吸管理并发症明显减少,才有可能看到低温治疗对严重颅脑损伤的效果。

  张恒:我们现在有床旁、有创的颅压监测。现在国内神经重症发展非常快,在我们冷静组的培训班中就有这样的课程,急性脑损伤患者的治疗目标是什么?是以颅内压、灌注压、脑血流,还是以脑代谢为目标?其实这些路我们都走了,到最后我们是以维持脑功能稳态为目标的,就是维持脑内一系列我们关注目标以及全身各项生理指标的稳定为目标的治疗,所以颅内压只是这样目标治疗其中的一部分。

  杜江:我主要负责神经重症、外伤、急诊方面的工作。外伤是神经外科基础性的工作,在临床中非常常见。

  在神经外伤重症患者中,我们根据病人的病情,术前充分判断以及术后病情预后的综合归纳,然后根据整体情况来决定是否采用去骨瓣的方法。因为现在患者的追求,一是治疗的疗效,一是追求远期的生活效果。这样两者结合起来,以病情为基础,以预后为标准,然后决定是否采用去骨瓣的方法。

  杜江:在我们的业务特色上,我和张恒教授联手,我主要负责手术部分,张恒教授主要负责重症管理,采用最先进的隆德概念(Lund concept),结合临床,对病人进行所谓的冷静治疗,通过合适的适应症选取和治疗手段,再加上术后的重症管理,比如镇痛镇静降温综合治疗,目前取得比较不错的效果。

  杜江:外伤重症手术,我们一般以显微镜手术为主,内镜在重症开展中还是受到一定的制约和限制。我们一年重症外伤手术大概100例。对于未来,我们主要向更规范重症ICU化管理逐步稳步的迈进。

  李龙:我目前从事的领域是关于多模态技术、神经导航等的内容。很多同道认为这只是神经外科手术中的辅助技术,但实际上由于这些技术的出现,才将神经外科手术从原来的显微神经外科推向了精准神经外科。

  我们科室2014年开始应用第一台美敦力S7手术导航系统,也配套了各种相关组件,随即开展了相关的多模态技术,包括颅底、内镜、脑积水分流等手术的导航辅助,同时神经导航平台,也接入了术中超声、电生理监测等信号。

  李龙: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开展了多模态技术的导航辅助手术3000多台,期间也总结过很多的内容和经验。作为一名青年医生,我认为了解一些先进的技术,尤其多模态、导航定位等技术,是有利于我们年轻人成长的。

  李龙:针对颅底病变,只要是骨质/血管相对固定,是不存在漂移的问题。所谓的漂移一般是脑脊液流失之后导致脑组织的移位,但也可以通过别的手段辅助,进行补充和纠正。

  如果条件允许,术中CT或者核磁共振肯定是最好的,可以进行新的纠正,重新进行图像的配准与融合,这样就可以把误差重新改变。如果没有术中CT或核磁共振,也可以用别电生理监测等手段,监测相关的功能区,包括语言区,运动区,中央沟等;也可以采用术中超声技术,因为术中超声可以看到胶质瘤等病变和正常脑组织之间的区别。

  此外,我们团队还开展了一些别的措施来解决术中漂移的问题。比如对深部小病灶的找寻,我们通过硬膜开的小口,先进行简单导向管穿刺,将导向管留在路径中,通过这手段,然后沿着导向管的方向进行探查,这样就可以避免漂移的问题。

  欧绍武教授,主任医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浑南院区神经外科病房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辽宁省特聘教授,日本鹿儿岛大学客座研究员。“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年度奖获得者。辽宁省抗癫痫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副会长、世界华人医师协会、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协会功能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委员会神经电生理监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小儿神经外科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癫痫协会(CAAE)创新与转化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临床转化神经医学(英文版)》杂志编辑。主持国家级、省级课题多项,获辽宁省科技进步奖2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SCI收录数十篇。

  王运杰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辽宁省特聘专家,国家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首届辽宁名医获得者。历任第五届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第六届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兼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肿肿瘤组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世界神经外科学会会员等职。对神经系统各种疾病,包括神经肿瘤、脑血管病及脊髓脊柱疾病均有很深的造诣,特别擅长复杂颅底肿瘤、脑膜瘤、胶质瘤、垂体瘤、听神经瘤、动脉瘤等手术。 主持国家级、省级课题多项,获国家级、中华医学会、辽宁省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百篇,其中SCI收录近百篇。

  陶钧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浑南院区病区副主任。沈阳市高层次人才。师从于著名神经外科专家王运杰教授,2010年晋升副教授独立领组以来,一直在临床一线工作,累计完成各种复杂神经系统肿瘤2000余例,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2014年和王运杰教授在国际上共同提出新的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分型和定义方法。代表科室多次参加国内颅底肿瘤学术活动并大会发言。专业特长:擅长各种神经系统复杂高难肿瘤的诊治,尤其擅长海绵窦区肿瘤、岩斜区肿瘤、枕骨大孔区、颈静脉孔区肿瘤、颅眶沟通肿瘤、松果体区肿瘤、脑室内肿瘤、脑干肿瘤、巨大复杂的脑膜瘤等颅底肿瘤等疾病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擅长颅内肿瘤的锁孔微创手术。擅长脑膜瘤微创手术。擅长听神经瘤精准微创保面保听手术。擅长眶内肿瘤手术。擅长显微镜结合神经内镜双镜微创手术。擅长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手术治疗。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两次,获省部级课题两项。

  夏俊哲副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辽宁省国家应急救援医疗队员。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曾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肿瘤中心和神经外科排名首位的Mayo Clinic进行临床交流学习和深入的基础研究。对神经系统肿瘤尤其复杂疑难疾病的诊治有执着追求和责任心,并以此为毕生奋斗目标。从医以来,获得多项院校级、省级和国家级奖励,多次参与国家级救援救治任务和重患抢救工作。诚以待人,精勤不倦。专业方向和擅长为神经系统肿瘤的诊治。擅长原发与复发脑胶质瘤的精准手术治疗与综合治疗,及全程随访指导。擅长脑转移瘤的诊治及多学科协作。擅长颅底复杂肿瘤的手术治疗和综合管理。擅长复杂病例,疑难病例,复发病例及术后并发症的综合处理。除上述擅长外,对脑膜瘤、脑垂体瘤、颅咽管瘤、听神经瘤、血管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及位于脑室内,小脑及脑干附近等神经系统肿瘤均有丰富的诊治和临床管理经验。同时常年工作于经外科急诊一线,对轻、重症颅脑创伤、急性脑出血的的诊治和手术治疗有丰富的经验体会。

  班允超神经外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科大学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中国医大一院优秀党员。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七年制临床医学,长期从事神经外科临床手术工作。主持辽宁省自然基金专项基金一项,参与国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一项。第一作者在BMC Cancer、Medical Science Monitor发表文章2篇。2016年代表医大一院支援青海省大通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建设。2017-2019年由中组部选派参加辽宁省第八批组团式医疗队,对口支援西藏那曲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担任副主任。获西藏自治区委员会、西藏自治区政府颁发的第八批优秀干部称号。2019年赴北京三博脑科医院研修神经血管吻合技术,2020年赴北京宣武医院研修神经内镜及颅底手术技术。擅长颅脑肿瘤及椎管肿瘤的微创手术治疗,尤其擅长影像融合技术对复杂颅底肿瘤(脑膜瘤、听神经瘤、颈静脉孔区肿瘤、海绵窦肿瘤、颅眶沟通肿瘤等)的精准手术规划及微创切除治疗,对听神经瘤手术中面神经功能保护和听力保护有深入的研究。得益于长期援助经历,对重症颅脑外伤、脑出血的诊治,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王义宝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神经外科副主任。中国垂体腺瘤协作组全国委员(辽沈地区首位)、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分会垂体瘤学组全国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颅底外科分会全国委员、美国UPMC HDFT项目组研究成员、中国脑垂体基金会爱心专家。荣誉称号:王忠诚中国杰出神经外科医师奖(2014),百年院庆院十佳医生(2008),协作医院先进个人(2010)【临床专业方向】2011全年留学美国匹兹堡大学UPMC学习内镜扩大经鼻入路(EEA)和磁共振神经传导束成像(HDFT)临床应用,回国后创建垂体瘤与颅底内镜微创治疗团队(CMU-EEA),在中国医大一院率先开展扩大经鼻入路微创治疗复杂颅底肿瘤。王义宝教授专长于颅底内镜手术,擅长复杂垂体瘤、颅咽管瘤、鞍区和斜坡脑膜瘤、脊索瘤以及颅底沟通性肿瘤的内镜经鼻微创手术;擅长复杂脑膜瘤的内镜微创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王义宝教授团队在复杂鞍内鞍上沟通性垂体瘤、侵袭性垂体瘤、鞍区颅咽管瘤、鞍结节和斜坡脑膜瘤、斜坡脊索瘤、深部颅底肿瘤等内镜经鼻颅底微创手术方面的工作在国内处于一流梯队水平,受到业内广泛关注和肯定,王义宝教授先后帮助省内外60多家医院的脑外科开展内镜经鼻手术。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人脑内神经传导束MdLF走形,被选为国际著名脑科学杂志Cerebral Cortex当期封面文章;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斜坡脊索瘤经鼻入路的全新临床手术分型。

  王勇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2000年毕业于中国医大日文临床专业,2003年获取本校神经外科硕士学位,2009获取日本滨松医科大学博士学位。2014年赴德国瑞士参加“神经内镜大师班”进修神经内镜颅底手术。2015年受聘蛇牌学院负责脑室镜相关手术教学及技能培训。2017年取得临床药师资格证书。2018年受聘沈大内窥镜有限公司担任3D内镜手术系统临床评估工程师。2019年担任辽宁省公安厅法医咨询专家。2021年取得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临床专业专注于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擅长脑室镜手术处理脑室脑池相关疾病、神经内镜手术处理眶尖肿物、视/面神经减压术、各类脑积水综合微创治疗、神经系统遗传相关疾病诊断。科研学术方面主持国自然1项,教育部科研基金1项,省自然基金1项,中日医学会研究助成金1项。发表论文30篇,SCI收录7篇,自主研发专利2项,主译医学专著1部,培养研究生10余人,5人赴日本攻读博士学位。

  王军教授、主任医师、博士、博士后,研究生导师,美国Barrow神经外科研究所高级访问学者,中国医大一医院神经外科浑南院区病区副主任,沈阳市高层次人才。任职:世界华人医师协会暨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协会功能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功能神经外科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癫痫协会神经调控委员会委员、中国神经调控联盟常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微侵袭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脑认知与神经调控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加速康复外科学分会委员、辽省细胞生物学会帕金森动障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诊疗专长:立体定向及功能神经外科相关疾病,如运动障碍性疾病(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梅杰综合征等)、癫痫、痛疼(三叉神经痛、丘脑痛、周围神经痛、脊髓损伤后遗痛等)、面肌痉挛、神经精神疾病等功能神经外科疾病,特别精通神经调控技术治疗(如脑深部电刺激技术DBS)治疗功能神经外科疾病,包括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癫痫、抑郁症、强迫症、痛疼、肥胖和厌食症、精神分裂症、药物成瘾等,十分擅长神经科疑难疾病的立体定向脑活检手术,如淋巴瘤、负杂胶质瘤等。学术科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三五科技支撑课题子课题、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沈阳市自然科学基金各一项,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0余篇。

  李志鹏副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讲师,医学博士。中国颅神经疾患诊疗协助组经皮球囊压迫组全国委员、中国生命关怀协会脑卒中救治及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青年神经创伤协作组委员、辽宁省抗癫痫协会理事。2009年硕士毕业留校工作跟随王运杰教授学习显微手术,近10年间学遍国内外各大医学中心颅神经疾病相关专业,对未来可视化微创手术认识清晰,神经内镜运用熟练(方向颅神经疾病),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颅神经疾病多项新技术(神经内镜下MVD手术、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面瘫面神经骨管减压术、面神经-舌下神经吻合术、面神经颈神经双神经联合移植术治疗面瘫等)。打造国内一流的颅神经疾病治疗团队(CMU-CND)。

  胡锦渠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专业擅长: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癫痫术前评估;癫痫的诊断及外科治疗;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的外科治疗;常见颅脑肿瘤的诊治。

  梁传声教授,主任医师,原神经外科副主任,1961年出生,带领一支集开颅手术和介入治疗技术于一体、服务于脑血管病患者的团队,临床工作近30年,诊治疑难病例几千例,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部分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准,现任卫生部介入诊疗技术管理专家工作组成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诊断和治疗协作委员会成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介入学组全国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辽宁省脑血管病防治指导专家组副组长等职务。诊疗专长:颅内各部位动脉瘤、脑血管畸形、脑血管狭窄以及脊髓血管病变等疾病诊断和手术介入治疗。

  石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致力于颅内外神经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擅长于治疗颅内动脉瘤、血管畸形、海绵窦动静脉瘘、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对于治疗颅内动脉狭窄、颈椎动脉狭窄、大脑中动脉狭窄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有丰富经验。

  温志锋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社会任职:辽宁省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第四届委员、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临床神经科学技术转化青年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微侵袭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细胞生物学会委员、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先进医工融合技术专业委员会理事。获2020年国家卫建委脑卒中防治工程优秀中青年专家奖、获2020年度优秀援疆专家。专业擅长: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脑动脉瘤介入栓塞、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椎动脉狭窄介入治疗、锁骨下动脉狭窄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狭窄介入治疗、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海绵窦瘘介入栓塞、急性脑卒中取栓等。

  李心国医学博士,目前从事神经系统血管病的介入手术和开刀手术治疗,及相关临床和基础研究。治疗专业:颅内动脉瘤、颅内及椎管内动静脉畸形、颅内及椎管内动静脉瘘、颈部及颅内各血管急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参与主持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参与国家级及地方多项临床试验项目。第一作者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多篇。参与《神经介入病例集萃》、《脑动脉瘤手术:基础技术及实践应用》、《100个有趣的神经介入病例:提示与技巧》等专业著作的编译工作。

  仇波教授,主任医师,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擅长各种脑肿瘤与脊髓肿瘤,小儿神经外科疾病,脑积水,功能性疾病(继发性癫痫,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颅脑损伤和颅脑畸形的诊断与治疗。目前任辽宁省抗癫痫协会理事,辽宁省细胞生物学会医工融合专委会理事,神经肿瘤专刊编委,教育部学位评审专家,沈阳市高级人才。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承担及参与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研究,国内外发表文章100余篇,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擅长方向:胶质瘤、脑膜瘤、听神经瘤、颅咽管瘤等各种复杂颅脑及脊髓肿瘤手术,脑积水与小儿神经外科疾病、先天性神经系统畸形等的治疗,以及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的微创手术治疗。

  王明昊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十余篇,主持国自然青年基金一项,辽宁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一项,参与国自然面上项目一项。于2018年至2020年于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神经外科学习,深入学习颅底肿瘤及脊柱脊髓疾病的相关诊断及治疗,并于留学期间参与美国神经外科经典教材《尤曼斯神经外科学(第八版)》神经脊柱脊髓章节的编写。专业擅长:颅脑及脊髓相关疾病的诊断及手术治疗,尤其专注于研究颅底复杂肿瘤、颅颈交界区肿瘤、颅颈交界区畸形、脊柱脊髓肿瘤、脊柱退行性变、脊柱脊髓外伤等相关疾病的手术治疗。

  张恒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NICU负责人,神经外科硕士,重症医学博士,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双重资质。专业特长:从事神外重症领域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任职:中华医学会神外重症管理专家协作组常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重症学组常委,中国医促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

  杜江副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中国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从业二十余年,手术六千余例,临床经验十分丰富。率先开展了微创下听神经瘤、脑膜瘤手术,率先开展了骶管囊肿手术、脊髓肿瘤的半椎板手术、椎板还纳手术。远期随访效果良好。尤其擅长微创手术以及脊髓病变手术、脊柱复位固定手术。主要从事神经再生的相关科研研究,担任辽宁省抗癫痫协会理事,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内外发表文章数十篇。

  李龙主治医师,讲师。擅长神经外科肿瘤的精准治疗及多模态技术的使用,包括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神经鞘瘤等。脑出血及脑外伤等疾病的神经重症管理。2015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后留校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工作,目前于医大一院浑南院区神经外科。主持辽宁省教育厅基金项目一项,辽宁省高等教育成果奖三等奖,中国医科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三等奖。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学术会议发言2次。工作后一直致力于脑肿瘤,脑外伤和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擅长多模态神经导航技术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使用,推进精准神经外科的发展。同时对神经重症的管理也有深入的研究。开发的切口皮内缝合技术,无瘢痕,愈合佳,免除患者患者拆线的痛苦,同时患者可以更快的出院回归正常生活。

  徕卡显微系统是全球显微科技与分析科学仪器之领导厂商,总部位于德国维兹拉。自公司十九世纪成立以来,徕卡以其对光学成像的极致追求和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始终得到业界广泛认可,徕卡在医疗手术显微光学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