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我了吗”?孩子“云交友”有点儿辣眼睛
“想我了吗”?孩子“云交友”有点儿辣眼睛
“想我了吗”?孩子“云交友”有点儿辣眼睛,充会员的软件,看视频软件不要会员,微软软件会员把心底藏着的秘密写成文字,塞进“太空邮局”,扔向未知的“星球”等待其他人回应。最近,一款画风治愈、设计感十足的匿名社交软件“秘密星球”让正在上高一的赵同学爱不释手。每周末从寄宿学校回家,赵同学都有1小时的“手机娱乐”时间,她最期待的事儿就是看看自己寄出去的“电子信件”是否有回信。
如今,线上学习时间增多,云端聚会、网络交友对未成年人来说也已不是新鲜事儿。一些家长认为,交友软件能帮助孩子扩大视野,找到更多良师益友,但更多的家长则表示出担心:未成年人辨别能力弱,过早接触网络社交软件可能会让孩子“误入歧途”。
社交软件到底在为孩子们架起友谊的桥梁,还是暗藏不法行径?记者调查发现,低龄网络交友软件良莠不齐。一些交友软件上,孩子们之间可以彼此倾吐心事,说说“青春秘语”,疏解学业和生活的压力;但也有交友软件“暗礁重重”,注册门槛低,身份认证系统失灵,打着“未成年社交”的幌子,实际却成了低俗信息传播的温床,甚至让未成年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都受到了侵犯。
考试前压力大,和父母发生口角,脑子里又冒出一些奇思妙想每当赵同学有倾诉欲望时,她都会把这些“少女心事”写进信件,塞进“太空邮局”,大概率,她会收到很多小伙伴的回复,有鼓励、有安慰,也有祝福。赵同学每次也会搜索“星球”上的其他信件,给别人也送上一些暖心的话语。她告诉记者,如果遇到兴趣相投的人,可以通过留言、私信的方式与他人建立联系,进一步成为现实世界里的朋友。
记者发现,如今,很多网络交友软件已成为未成年人倾吐心事、结交新朋友的新选择。他们通过“解忧热线”“扔纸飞机”“邮寄信件”等方式,把“青春秘语”讲给远方的陌生人听。有网友留言表示,匿名聊天能够让他们获得心灵上的放松,缓解心理压力。网络交友软件也已成为孩子们情感宣泄的出口。
那么,什么样的未成年人更喜欢使用网络交友软件呢?记者在某社交软件体验时遇到了一位15岁的女生,她玩软件一年多,说起上社交软件的原因,她表示“主要想找人聊天,打发自己一个人无聊的时间”。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调研称,未成年人的心理状态与他们使用社交软件(以微信为例)的频率、时长、功能等显著相关。经常有孤独感的未成年人与几乎没有这种感受的未成年人相比,每天使用社交软件多次的比例高出9个百分点以上。
“想我了吗?”“来找对象还是来找快乐?”并非所有的网络交友软件都有绿色、健康的沟通环境。刘女士不敢相信,自己会在未成年女儿的电脑里发现这样“露骨”的对话。
刘女士的女儿今年上初三,因为要上网课,家里专门给孩子买了个iPad。可最近,刘女士发现,女儿经常在上网课时打开一些叫不上名字的APP,还时不时对着屏幕傻笑。刘女士十分好奇,几经查看,却一直没能在iPad里发现什么奇怪的内容。
原来,女儿将交友软件隐藏了起来。在朋友的提醒下,刘女士上网学习了破解的方法,这一破解可把刘女士吓了一跳,女儿不仅用自己的手机号注册了某网络交友软件的账号,打开这些社交软件,里面出现的一些暧昧对话也让刘女士十分担心。“直接问怕侵犯了孩子的隐私,但不管这事儿又怕孩子受到伤害。”
记者上网搜索“低龄交友聊天软件”,发现其中一些软件打着“12岁小朋友的交友软件”“不限年龄的交友软件,害羞勿入”的广告来吸引未成年人下载。记者下载了其中两个声称支持“未成年交友”的社交软件,软件下载一成功,便立刻涌来许多私密的聊天信息,有的发来挑逗、暗示性的话语,打起“擦边球”,有的发来性感、的照片,还有的则直接打来视频电线分钟时间,如果想聊天还要继续“充钱”。
一款声称专属于“00后”的交友APP,以“虚拟人物形象”为基础,以“游戏化的方式”扩列同好,号称可以认识不同的有趣的人。然而,记者登录后,随机点进几个语音连线直播间发现,有的直播间正在进行“语音骂战”,言语粗俗不堪;有的直播间讨论的都是低俗话题;有的用户甚至在评论区发一些不堪入目的色情图片,但系统却无法识别这些不良信息。
记者随手向官方举报了几个尺度较大的发言,虽然一些明显的低俗内容举报成功了,但很多打擦边球的内容却依然在直播间继续着。
记者调查发现,注册网络交友软件,只需填写手机号、收取验证码即可办到,这让很多未成年人纷纷涌进成人社交软件之中。
在手机软件下载商城中,大部分网络交友软件在下载时都会标注适合年龄“17岁+”,但这一规定也只是“说说而已”。记者将网上推荐的“交友软件”挨个下载了一遍,几乎所有的交友软件都不需要实名认证,年龄、性别等个人信息可以随意填写。
一些社交软件设置了“青少年模式”,但这一功能并不能有效筛选出使用账号的未成年人。记者打开某交友软件的青少年模式发现,这里只有一些图片,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内容,更多的社交软件没有设置青少年模式,平台监管也形同虚设。记者采访中也得知,大多未成年人在使用网络交友软件时,都会背着父母,并在网上刻意隐瞒自己的“未成年身份”。
交友软件还有可能影响未成年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几个月前,11岁的王同学在某粉丝社群看到一条推送信息,进入某社群即可获得免费抽奖和领红包的机会。王同学加入后,“群管理”告诉他被公司抽中一等奖,奖金6000元,还可获得明星签名。不过,要领奖需要先完成群里的任务,于是根据“群管理”一步步地指示,王同学在该社群里先后发红包8次,总共被骗5000余元。
北京市三中院及辖区法院曾发布调研称,2020年至2022年2月间,在借助网络社交软件对网友实施犯罪案件中,未满14周岁的被害人占比25%,多为线上认识、线下见面。其中,被告人与被害人均呈低龄化趋势,被害人往往因年纪小不能正确处理性侵害事件,不仅在及时报案、留存证据、寻求司法机关帮助等方面不够理智,也易产生心理抑郁、社交障碍、叛逆社会等其他问题。
在采访中,大部分家长认为未成年人使用网络交友软件弊大于利,但有一点能够达成共识,即让未成年人完全游离于“网络社交”之外是不可能的,如果网络交友软件能提供更绿色、健康的交友环境,家长们大都可以接受孩子在交友软件上找新朋友。
北京市春林律师事务所主任庞九林认为,8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都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还处于养成阶段,不能完全认清社交软件中暗藏的风险,防范性、警惕性较弱,且自控能力差,容易陷进平台与资本的圈套。而某些平台以利益为先,认为未成年人能够“撬动”一定的利益,对“未成年人涌入”“低俗内容多”的情况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才造成了网络交友软件的乱象。
破解“未成年人交友乱象”需要形成多方合力。庞九林认为,平台应该承担维护交友环境的首要责任,应对平台内低俗信息实施更加行之有效的监控,比如设置敏感词、加强内容审核等。平台也应该限制用户年龄,严格利用刷脸、指纹等方式进行实名认证,及时将年纪不够的未成年人排除在外。
此外,有关政府部门应该加大监管力度,对不合规的企业依法惩处,对不合规行为及时纠正。庞九林还提到,如果未成年人权益受到侵害,人民检察院也可以根据相关法律提起公益诉讼。
有教育专家指出,互联网交往在未成年人群体中主要发挥弥补和陪伴的功能,根源在于对现实关系的不满足。想要让未成年人在交友软件中少受伤害,家长和学校应投入更多时间陪伴孩子,了解孩子的心理动态,并掌握孩子使用社交软件的基本情况,更重要的是满足未成年人在现实关系中的情感需求。
相关文章
- 公司财务部门财务管理系统软件汇总
- 2023版ai软件Illustrator 2022最新中文版下载
- Windows平台软件卸载最干净彻底的卸载工具
- 代购商家不可不知的应用神器——海外代购APP
- AI绘画工具有哪些?怎么进行ai绘画?
- 隐世录 执行式玩法攻略介绍【详解】
- 中国文化资讯平台app会员营销平台软件
- 山西缇米缇尼美发店怎么用伊智软件解决客流高峰及口碑问题?
- 顺景软件ERP的计划层次有哪几个?
- MT4通用的外汇交易软件
- 免费家庭理财软件 2022前十榜单
- 下载:最强虚拟光驱软件Daemon Tools 40
- apple music恢复资料库歌曲教程【详解】
- 这款神器大小仅04M对于这个功能微软也得俯首称臣!
- 微信定位监控软件随时知道的行踪
- 案例研究|张维宁陈功:华润的组织数字化转型
- FL Studio水果软件V21版本新功能2023下载更新介绍
- 微软将AI平民化:点几下鼠标草图就能变App
- 固件_爱思助手什么软件听歌不要会员
- App软件开发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