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1233”工作路径 促进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成才
构筑“1233”工作路径 促进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成才
构筑“1233”工作路径 促进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成才,测步数的软件,软件开发日志,象棋大师软件千秋基业,教育为本。高校要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培养工作就不能忽视。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培养工作需要统筹协同开展,还需要个性服务,这给高校教育教学、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要做好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培养工作,就要把握相应的工作原则,构建新的工作路径,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成才搭桥铺路。
2021年8月,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2020年教育统计数据,全国本专科高校学生总数达到了3285.2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数为328.95万人,占比达10.01%。对比往年数据,2019年占比9.86%,2018年占比9.53%,2017年占比9.04%,2016年占比8.6%,2015年占比8.16%。从这组数据对比看,少数民族学生在高校学生总数占比呈现稳步上升态势,且在2020年突破10%。少数民族学生作为高校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这意味着,在高校学生管理服务中更加要关心关注少数民族学生的成长成才。
要做好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培养工作,促进其成长成才,就要做到“三个坚持”夯实工作基础。一是坚持求同存异,画出最大同心圆;二是坚持个性化与标准化辩证统一,做好管理服务工作;三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成才。此外,在平时的教育培养中,一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要注重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要积极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参加创业创新活动、参加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四要在体育、美育、劳育等方面要多措并举培养少数民族学生。
构筑“1233”工作路径,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即:通过树立一个理念、建立两种机制、打造三类阵地、创新“三合”宣传教育模式等,为少数民族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条件、搭台铺路。
一、树立一个理念。树立一个理念,主要是指树立“各民族一家亲”理念。一方面,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持续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思想理念教育引导,重点突出“三个关怀”。在思想上关怀,主要是要宣讲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理论,宣传工作要进课堂、进讲座、进活动、进班级、进社团等,增强各民族学生对党和国家认同感。在学习上关怀,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可以组织以校院两级领导、辅导员及任课老师等,开展“一对一”的对口帮扶工作,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而且可以通过“润物细无声”方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活上关怀,设置贫困生勤工助学岗位、奖学金及助学金等举措,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经济上的帮助,让他们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另一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开展“同升国旗、同唱国歌”升旗仪式、少数民族学生共学“四史”座谈会等一系列活动,帮助增强爱国主义情感,让爱国奉献外化于行。坚持以情感人、以爱育人、以理服人,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服务工作。同时,在管理过程中,通过少数民族学生混合编排班级、混合安排寝室、混合开展活动等途径,让少数民族学生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浓厚氛围,更好地促进各民族学生的大融合。
二、建立两种机制。建立两种机制,主要是指建立管理服务和协同联动机制。一是管理服务机制。以“一人一档”机制,建立健全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档案及重点学生跟踪机制,全程全方位做好管理服务工作。学校三级党组织领导、党员干部、辅导员与少数民族学生“面对面”、“一对一”的谈心谈话,更加清楚准确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做到刚性管理下的柔性关怀,以此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心理认同感与归属感。定期走访学生宿舍,了解少数民族学生和生活环境,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及时化解潜在问题和矛盾和问题。二是协同联动机制。在校家联动机制方面,学校可以制定家访制度,建立家校联络平台等,在少数民族学生入校后,可以定期向家长们通过学生在校表现情况,也可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这样,不但可以把一些问题处理在萌芽中,还可以积极发挥家长与学校的联动作用,开展家校协同合作育人。在校内联动机制方面,可以打造由统战部、学工处、学院、班级组成的学校“四方”联系网,积极联动,实现协同合作育人。在校警联动机制方面,可以与属地派出所联动,加强巡逻巡查、安全防范联动等治安管理联动以及重大活动安全保卫联动。
三、打造三类阵地。打造三类阵地,主要是指打造党建“先锋”网及智慧校园软件等线上阵地、校内教育基地、校外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的三类阵地,拓宽思政教育第二课堂。一是少数民族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技能等参与党建“先锋”网、智慧校园平台建设和运营。比如:在某高校打造的教育阵地中,践行学校“用企业家理论育人、请工程师当老师、用真实项目实训”的学生培养理念,让少数民族学生同样感受到全新的教育理念,增强教育改革的认同感。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以及各级各类活动等,不断宣传党的理论、国家政策等,持续增强学生对党、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二是每年新生报到场所设在具有深厚的党建氛围场所,让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学生在第一时间体验,进行沉浸式学习。开学后,再组织到实践教育基地开展美育、德育、劳育,共同比如:建设花园式生态校园。高校可以成立包括少数民族学生的学生宣讲团,让少数民族学生不仅加强自身“四史”学习,而且带动其他师生的学习热情。三是校外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高校成立学生志愿服务队,少数民族学生主要通过参与“三下乡”、支教服务等方式,有声有色地开展着各级各类的志愿服务活动,让参与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中强化社会责任感。比如:志愿服务队分别前往基层社区、农村、学校等地开展乡村振兴、防溺水安全教育、红色文旅等主题实践活动。
四、创新“三合”宣传教育模式。创新“三合”宣传教育模式,主要是指创意融合、要素耦合、协同联合。一是创意融合,加强宣传教育引导。高校秉持精品创作理念,在宣传内容上打造“原创点”,挖掘历史人物、典故,打造宣传教育精品;在宣传契机上找准“结合点”,以传统节日、重要节日、重大事件为契机乘势推送。比如:在国庆节、“五一”劳动节、重阳节、端午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中,通过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到一些教育基地参观,或者开展座谈会、网上献花等活动,让少数民族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光辉历程,珍惜来之不易的成就,这样就可以不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加强思政教育。二是要素耦合,完善政策和制度汇编。高校编制《统战知识百问》《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概要》《学生管理服务工作手册》等,回应需求,不断提高统战工作人员和学生管理服务工作者业务能力培训的实效。三是协同联合,构建协同合作工作机制。统一战线工作是各部门各学院共同开展的工作,要由大家协同完成。统战部注重与各学院、职能部门、基层党组织联合协同开展少数民族学生服务工作,形成了综合联动效应。
构筑“1233”工作路径,促进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成才,就要根据少数民族学生客观实际出发,研究和探求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成才的发展规律。从而,增加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共识和思想政治引领。不断创新管理服务工作的方法,有效地形成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成才的“大管理服务”格局。(作者系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 尹祖国)
相关文章
- 福建福昕软件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增持公司股份结果的公告
- 报销app电子化企业报销软件消灭报销痛点网上报销更加方便简单
- 基于学情的高中学生英语词汇复习实践
- 汽车公里软件看电影的好软件
- 给“代打卡”产业链打一打“监管卡”
- 抖音可以直播下载的电影吗抖音直播下载什么软件抖音直播解析 科技
- 百度网盘青春版正式上线被吐槽是“一次性App”;小米12全系内核源码公开;7-Zip 2107发布极客头条
- 关于微信运动刷步数新的黑科技 游戏
- 工作越忙越想刷手机?如何找回失去的专注力 长江读书377期
- 超图软件:关于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完成非交易过户的公告
- 龙芯中科获216家机构调研:我们目前主推的产品是3A5000、3C50003A6000已经完成设计(附调研问答)
- 亿图流程图制作软件做出美观线形图的方法步骤
- 免费的出入库管理软件哪个好
- 别让新媒体成为伪医学传播平台
- 最新:创业板科创板IPO现场检查关注问题汇总(附案例)
-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机器人安全检测工具集定制开发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 倒计时软件买水果的软件
- 服装批发进销存管理软件排行
- 这些常见的硬盘测试软件你真的都会吗?
- 图扑软件:数字孪生智慧选煤厂